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物网(food web)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反映了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食物网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上均有重要意义。湖泊由于是相对离散的、独立的生态系统,并且与周围其它系统有相对明显的边界,因而往往作为模型生态系统来研究。在湖泊食物网研究中,湖沼学家往往重视浮游食物网,而忽视底栖能流路径。近来的研究表明,底栖路径在湖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底栖动物的食物组成及食物网可以为了解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能流动态提供帮助,还可为湖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湖泊底栖动物群落食物网研究仍为空白。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三个典型湖泊即草型湖泊扁担塘、藻型湖泊东湖和通江湖泊洞庭湖为研究地点,系统开展了底栖动物食物组成和食物网的定量研究,探讨了底栖动物群落食物网的基本结构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三个湖泊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扁担塘介于洞庭湖和东湖之间。种类数在洞庭湖最多,东湖最少;密度在东湖最高,洞庭湖最低;生物量在东湖湖滨带和洞庭湖高于扁担塘和东湖敞水区。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主要与湖泊底质类型、沉水植物和营养水平有关。2.底栖动物摄食器官和消化道结构在各大类群间差异较大,在不同食性种类间也明显不同。分析表明,底栖动物摄食器官决定取食方式和取食对象,消化道结构与食物性质相适应。3.采用胃、肠含物分析法,定量研究了底栖动物的食物组成。结果表明:1)多数底栖动物初级消费者以有机碎屑为食,高营养级种类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大部分寡毛类以有机碎屑为食,肉食性种类以轮虫、甲壳动物和寡毛类为食;腹足类主要刮食有机碎屑、无机物质、轮虫和绿藻;双壳类滤食有机碎屑、蓝藻和原生动物;蜉蝣目稚虫和大部分摇蚊幼虫为食碎屑者,蜻蜓目稚虫和粗腹摇蚊亚科幼虫为肉食者,前者以摇蚊幼虫和蜉蝣目稚虫为食,后者以轮虫、甲壳动物和寡毛类为食。2)同种软体动物幼体与成体的食物组成差异一般较显著。在洞庭湖,小个体动物摄食较多的藻类、轮虫和甲壳动物。3)食物组成的时空动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