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耳穴压豆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广大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研究属于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试验。将105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耳穴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各35例。耳穴组的患者在化疗前一天及化疗后第二天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西药组的患者在化疗前30min予昂丹司琼针静推,空白对照组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不采取任何预防性止呕措施。观察时间窗:化疗当天至化疗后第四天。观察指标: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分级、恶心呕吐症状分级、食欲改善情况、化疗前后血清5-HT水平等。所有数据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消化道症状分级评分:三组患者在化疗当天、化疗后第一天及化疗后第二天,消化道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间多为化疗后2天。耳穴组与空白组在化疗第1天及化疗第2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穴可明显改善消化道症状,与西药组相比疗效在统计学上无差异。②恶心呕吐疗效:三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时段多在化疗后24h内。耳穴组恶心缓解率为61.77%,与空白组比较(3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恶心缓解率为77.14%,优于耳穴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呕吐缓解率为76.47%,与空白组比较(5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在化疗期间可减少欧贝的追加次数。西药组呕吐缓解率为82.58%,优于耳穴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食欲改善程度:化疗第一天及化疗第二天耳穴组与空白组相比可提高食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在化疗第二天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在便秘及腹泻差异上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本次研究所选耳穴穴位对改善患者便秘腹泻症状无明显疗效。⑤三组患者化疗前后KPS评分、生化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说明耳穴贴压安全可行。⑥血清5-HT值:三组患者化疗后第二天血清5-HT值均较化疗前明显上升,三组患者化疗后血清5-H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的血清5-HT值在化疗前及化疗后都高于未发生恶心呕吐的5-H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组中发生恶心呕吐的血清5-HT值在化疗前及化疗后都高于未发生恶心呕吐的5-HT值,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由此表明,耳穴压豆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机制之一可能与降低血清5-HT值有关。结论:①化疗毒副作用消化道症状多出现在化疗后第1-2天。其中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最高。②耳穴压豆缓解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疗效明确,对急性恶心呕吐有一定疗效,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化疗过程中追加欧贝的次数,与5-HT受体拮抗剂相比,疗效稍差,但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耳穴压豆可提高患者食欲,尤在化疗第一天及化疗第二天明显。④耳穴贴压疗法安全性高⑤耳穴压豆可降低血清5-HT值,这可能是其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