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裂纹的超灵敏应变传感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nt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纳米裂纹可用于制作纳米尺度图形,并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制作由柔性聚合物基底和带有纳米裂纹的金属薄膜构成的超灵敏应变传感器。纳米裂纹的形貌(密度、长度、形状)对传感器的性能有极大的影响。尽管目前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纳米裂纹的图案化,但是需要牺牲金属薄膜与基底之间的结合力,或者需要在基底上制造应力集中微结构。针对目前纳米裂纹制作过程中的难点,本文提出用基于光刻技术的纳米裂纹图案化工艺来解决。通过将无光刻胶覆盖的区域建立成复合材料梁模型,有光刻胶覆盖的区域建立成剪滞模型,分析出纳米裂纹图案化过程中不同位置金属薄膜的受力情况。并制作出不同密度的单方向直纳米裂纹、不同长度的单方向直纳米裂纹、弯曲的单方向纳米裂纹、双方向的直纳米裂纹,以及在铂、金、银、铜四种不同金属薄膜上制作出单方向直纳米裂纹。接着,制作具有不同密度的单方向直纳米裂纹应变传感器,利用拉伸试验机对应变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纳米裂纹密度为200 cm-1的长度为5 mm的应变传感器在量程为0-1.2%的应变范围内,应变灵敏系数高达19883,具有超灵敏特性;以0.1 mm/min的速率进行0-1.2%应变范围内的滞后测试时,应变传感器的迟滞程度仅为4.92%;以0.125 Hz、0.25 Hz、0.5 Hz、1 Hz的频率进行0-1%应变范围内的频率测试时,应变传感器在四种频率下的10次循环曲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说明频率对应变传感器的响应影响很小;以4 mm/min的速率进行0-0.5%应变范围内的1000次循环疲劳测试时,应变传感器(35)R/R0最大值的相对变化仅为2.15%。最后,本文先将超灵敏应变传感器应用于检测人体生理信号,包括呼吸信号、脉搏信号及声音信号。再将具有单方向直纳米裂纹、双方向直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应用于检测温度信号。其中,单方向直纳米裂纹的密度为200 cm-1,长度为5 mm;双方向直纳米裂纹的横向密度为200 cm-1,长度为10 mm,纵向密度为200 cm-1,长度为5 mm。利用温控平台对传感器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具有单方向直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在30℃-60℃的温度范围内,电阻温度系数高达1.20/℃,具有双方向直纳米裂纹的传感器在30℃-42℃的温度范围内,电阻温度系数高达1.86/℃。以及将柔性阵列式传感器应用于检测压力信号,其中,纳米裂纹密度为200 cm-1,长度为2 mm,阵列形式为四点式阵列。
其他文献
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始终与国家经济紧密相关,随着经济和城市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往的暴利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形势下,一些资质较差
铜渣作为重要的二次资源,我国铜转炉渣每年新增1500万t以上,当中铜含量达到75万t以上。因此,对铜渣进行深度贫化,降低渣中铜含量,提高渣中铜的回收率,对促进我国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是极其重要的。在铜渣的火法还原贫化工艺中,生物柴油、地沟油以及橡胶籽油等生物质燃料常被作为还原剂来参与铜渣的贫化中。由于生物质燃料在高温下的裂解产物主要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故采用生物质燃料贫化铜渣时,一氧化碳的还原起到了一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兴起,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实践证明,再制造是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受到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消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加剧,对森林生态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问题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单木的冠层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多种重要生
浮选生产过程中的精矿品位与回收率的在线预测对提高浮选生产质量及优化生产流程有重要意义。由于浮选机理复杂,浮选过程存在着非线性和大滞后、且由于生产环境恶劣,昂贵的测
微波网络(Microwave-based Wireless Network,MWN)是基于微波的无线网络,微波网络具有容量大、通信距离远等特点,是构成国家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波网络受地形限制
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SCBV)隶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科,杆状DNA病毒属,是侵染甘蔗的重要病原物之一,在多数种植甘蔗的国家和地区普遍发生,对甘蔗产业构成
服务机器人产业正在帮助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实现产业迭代升级,现代移动服务机器人是通过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实现传感器系统对环境中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感知与观测,而要完成
稻瘟病菌能够侵染以水稻为主的重要农作物,同时也是研究丝状真菌的重要模式生物。Rab GTPase是Ras超家族的成员之一,通常作为分子开关在囊泡的形成、运输、融合等过程中发挥
近年来,石墨烯、硅烯等二维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倍受关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一种新型二维材料,过渡金属碳化物或氮化物(MXene)在2011年被首次合成,被认为是一种具有较大应用前景的电池电极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MXene将不可避免引入缺陷,如空位等。这些缺陷对其储能性能的影响尚未见系统的理论研究。在本文中我们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空位(包括碳空位VC和钛空位VTi)对锂离子在单层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