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从睡眠时相及神经递质探讨加味逍遥散调治心理应激性失眠的机制,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后期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加味逍遥散+舒乐安定安慰剂、舒乐安定+加味逍遥散安慰剂、加味逍遥散+舒乐安定、加味逍遥散安慰剂+舒乐安定安慰剂临床干预。所有入组病人治疗前后均行主客观睡眠评定、情绪和性格特征评估以及生化检测。研究结果1.主观睡眠评价。(1)治疗前,与PSQI评分常模7比较,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PSQI评分明显升高;与我国SRSS评分常模22.14±5.48比较,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SRSS评分明显升高。(2)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患者PSQI及SRS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患者PSQI及SRSS评分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客观睡眠评价。与PSG睡眠参数常模比较,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各睡眠时相、睡眠结构短觉醒次数均在正常范围变化波动;与长觉醒次数常模(5次)比较,心理应激性失眠长觉醒次数明显增加。四组治疗前后总睡眠时间、Ⅰ期睡眠时间、Ⅱ期睡眠时间、慢波睡眠、REM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REM潜伏期、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SE明显升高(P<0.05),TST有升高趋势(P>0.05);中药组患者TST、SE有升高趋势(P>0.05)。3.情绪特征。与SAS、SDS常模比较,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SAS及SDS评分明显升高。按SAS、SDS分级标准,56例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中属于轻或中度焦虑者有54例,占96.4%,属于轻或中度抑郁者有50例,占89.3%。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在数值上低于治疗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四组患者SDS评分均有下降趋势,以中西医结合组患者SDS评分下降最明显,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能明显缓解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的焦虑情绪。4.个性行为特征。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TABQ平均28.5分,属于A—型人格,TH平均14.4,CH平均14.1分。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由表2可见,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A—型人格最多,共22人,明显高于A型(8人)、M型(5人)、B—型(13人)及B型(9人)。5.血尿相关神经递质检查。(1)加味逍遥散、舒乐安定与安慰剂都有降低血浆AVP的趋势(P>0.05),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能显著降低血浆AVP含量(P<0.05)。四组治疗前后血尿CORT及β-EP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2)NE:加味逍遥散组、舒乐安定组与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组患者血浆NE水平数值上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E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DA:加味逍遥散能显著升高血浆DA含量的水平(P<0.05)。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血浆DA含量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HIAA与5-HIAM5-HT: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能明显降低血浆5-HIAA水平与5-HIAA/5-HT比值(P<0.05);中药组、西药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5-HIAA与5-HIAA/5-H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主客观睡眠比较。主观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与客观睡眠潜伏期、客观总睡眠时间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A型行为是心理应激性失眠的一个易感个性行为模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敌意明显。心理应激性失眠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情绪,并存在明显睡眠睡眠状态感知不良,具有高估睡眠潜伏期,低估总睡眠时间的特点;加味逍遥散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片明显改善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并可提高睡眠效率。加味逍遥散联合舒乐安定片在一定程度上调整HPA轴和单胺类神经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