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以“主题—经验—表达”为主线的全新课程模式。主题是融合课程内容实现彼此渗透的最佳方式,但是纵观当前有关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方面的研究,不仅缺乏系统性,而且缺乏理论关照和实践的统整,缺乏对过程的研究和对学生发展的思考。本研究将在对理论探索和实践反思基础上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过程进行研究。首先从人学视角出发,分析主题选择得以践行的可能性。人的创造性是推动学生主题选择的重要力量,它赋予人创造性的能量;人的主体性使学生在主题选择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人所身处的社会关系开拓了主题选择的空间范围。而人的实践性存在方式启示人们主题的选择不仅要来源于实践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施。而后通过分析知识转型的基本取向以及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探讨这些发展变化对主题选择的重要影响。经过初步研究,发现存在于主题选择过程中的问题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认识层面,对主题选择过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实施层面,是指出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包括选题目的的功利性、选题内容的偏颇,而选题内容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有研究实践不均衡、内容能力不匹配、学科特征过强、生活指向不足;3.教师指导层面则出现了诸如主题选择权的篡夺,忽视主题再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尝试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学生来说,要学会从生活中捕捉问题而且要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教师来说首先要端正选题的目的,深化对主题选择的认识;其次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声音,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再者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要积极引导反思,发展学生甄别提炼问题的能力;最后要适时引导启发,抓住机遇促生新主题。对学校来说首先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去学生选题后顾之忧;要为师生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主题的交流共生,同时还要协同家长社区,为学生的主题选择提供便利条件。所有这些希望对学生更高效的选题,教师更好的指导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