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内阻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体外抗病毒的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ng795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总结中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认识及相关诊疗措施。
  2.分析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内阻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
  3.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具体作用机制。
  方法:
  1.理论研究:通过手工检索方式,网络查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中西医研究进展相关的文献,完成近年来中西医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原因、临床相关诊疗措施的研究综述。
  2.临床研究:收集并纳入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60例患儿,根据相关指南及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制定症状积分评估表。将患儿随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葛根芩连汤和利巴韦林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病毒转阴、证候及综合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葛根芩连汤治疗湿热内阻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优势。
  3.实验研究: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每组8只。空白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其余各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药物灌胃。连续用药7天,于末次用药一小时后取血,离心,取上清,分管储存备用。以轮状病毒SA11株病毒液感染Caco-2细胞,待病毒吸附后观察细胞状态,选取状态较好的染毒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染毒组、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利巴韦林组,空白组、染毒组予20%浓度空白血清培养,其余各组分别予20%浓度相应含药血清培养。后取细胞培养上清,以ELISA法检测IL-6、IL-1β、TNF-α、IFN-β的表达情况;取细胞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RT-qPCR法与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TLR4、MyD88、NF-κBp65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理论研究:中医根据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属于“泄泻”的范畴,认为其发病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对泄泻的治疗李中梓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现代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临床处方治疗。西医认为轮状病毒侵袭人体诱发肠炎归因于病毒自身、宿主环境及外界条件等,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防治措施主要有接种疫苗、抗病毒、补锌、保护胃肠粘膜等几个方面。
  2.临床研究:葛根芩连汤与利巴韦林颗粒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均有较好疗效。但与利巴韦林颗粒相较,葛根芩连汤可显著减少大便次数(P<0.01),改变大便性状(P<0.01),缓解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肛门红肿(P<0.01),改善患儿饮水及小便情况(P<0.05)。在中医症状总积分、血液相关指标比较上,葛根芩连汤存在优势(P<0.01),但在病毒转阴情况统计上,两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综合来看,葛根芩连汤在证候疗效与综合疗效上显著优于利巴韦林颗粒(P<0.05)。
  3.实验研究: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染毒组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1),且凋亡细胞数量增加(P<0.01),不同含药血清干预后可有效调节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染毒细胞培养上清内IL-6、IL-1β、TNF-α、IFN-β的表达情况: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IL-6、IL-1β、TNF-α、IFN-β的表达水平升高明显(P<0.01),而经各组含药血清干预后IL-6、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与染毒组比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IFN-β的表达水平则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RT-qPCR法与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细胞中TLR4、MyD88、NF-κBp65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细胞染毒后,与空白组相较,其余各组TLR4、MyD88、NF-κBp65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经各组含药血清干预后TLR4、MyD88、NF-κBp65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染毒组比较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结论:
  1.中医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独特优势,临床应结合患儿情况辨证处方用药,但仍需开展相关实验研究探讨其具体作用机制。
  2.葛根芩连汤可显著改善患儿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也发挥着促进病毒转阴、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相关炎性指标的作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3.葛根芩连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干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传导,调控机体免疫,同时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发挥抗炎、抗病毒的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系统整理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代表著作中的卫气营血理论痕迹,探讨研究卫气营血理论在皮肤病辨治中的规律。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数据挖掘、文献挖掘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整理明清时期中医外科学术流派的代表著作及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外科学术流派代表著作的数据挖掘资料和理论挖掘资料并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之后对相关著作中的卫气营血理论规律进行归纳,分析卫气营血理论在皮肤病辨治中的作用,最后归纳基于
学位
医家是数千年来中医药学传承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在古代社会,医家担负着守护广大人民健康的重任,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却未能得到历朝历代官方层面的足够重视,正史对医家的记载并不丰富。清代是中医药学发展的成熟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山东历来是我国的重要地区之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名医众多,对该区域医家群体开展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可以明晰其医家群体的全貌,进而明确该区域医疗历史卫生发展脉络,同时为中医药
学位
目的:  1.基于现阶段临床证据,探索采用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可行性;  2.观察隔药灸脐法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甲状腺功能、形态及健康状况的影响。  方法:  1.Meta分析: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CochraneLibrary,全面检索所有关于灸法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人工筛选的方法收集灸法治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传统文化探究《内经》“嗜欲”理论,寻求解决当下由“嗜欲”引发的生活方式紊乱、精神价值缺失、临床身心疾病的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梳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对传统文化以及《内经》“嗜欲”理论进行分析与探讨。  研究成果:明确《内经》中“嗜欲”的概念是没有节制或不正当的嗜好。其深层内涵为心感不足与心易扰动,因此“嗜欲”的引申义较为广泛。同时其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所以需要节制“嗜欲”。通
研究目的:探究《内经》营卫理论,解析营卫的概念内涵,梳理《内经》营卫理论体系,解决营卫理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  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发生学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立足传统哲学和象思维方法,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与营卫发生时代的学科知识,通过归纳、分析、比较,对《内经》中营卫理论进行梳理与探究。  研究成果:明确了营卫理论适宜的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内经》营卫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  研究结论: 
学位
研究目的:全面总结分析张珍玉重视脾胃学术思想及其指导治疗五脏系统代表性病证的临证经验,并进一步分析研究张珍玉重视脾胃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的密切关系及其形成的心理学现象,期待研究结论对中医学术传承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研究方法:应用文献整合研究方法,检索、筛选张珍玉重视脾胃学术思想的文献资料,并根据文献作者、内容等的不同对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基于文献整合研究结果,系统全面分析总结张珍玉重视脾胃学术
学位
目的:依据仲景虚劳理论,分析老年肺炎的治疗现状,提炼中医治疗策略,为丰富完善本病辨治思路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文献统计、临床病例分析三个方面。  理论研究:梳理仲景虚劳理论,及与肺炎相关咳、喘的辨证、治法、组方用药特色,探讨虚劳理论对老年肺炎的辨治指导意义。  文献统计:检索近25年来发表的老年肺炎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175篇,统计文献发表趋势、药物种类、观察指标及文
学位
目的: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非痰湿型PCOS患者与正常女性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并对相关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和通路分析,以基因表达谱为基础探讨痰湿型PCOS患者的发病机制。在此基础上,比较痰湿型PCOS患者应用燥湿化痰经典方药苍附导痰丸对证治疗后与安慰剂用药后卵巢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在卵巢颗
目的:  1.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和文献资料,探讨HSP患儿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初步构建预测HSP患儿发生肾损害(HSPN)风险概率的模型。  2.结合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究消风散治疗HSP的分子机制。  方法:  1.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HSP患儿,制定观察表,记录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随访尿检结果,将患儿分为肾
目的:  基于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术后肠粘膜屏障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1.动物实验方法  以60只老年龄家兔为研究对象,建立兔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麦组低剂量组和参麦组高剂量组,每组15只。药物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参麦低剂量组:参麦注射液术前1天、术前30分钟、术后30分钟注射(1ml/kg);参麦高剂量组:参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