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血富含营养,占鸡肉重量的4.0%~9.7%%,机械屠宰过程中,随清洗都流入下水道排放,造成营养流失与环境污染。本文以鸡血为原料,分离筛选自然发酵鸡血中的优势菌株,鉴定后确定发酵鸡血最佳菌株组合,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发酵鸡血条件,测定鸡血液体肥料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发酵鸡血中分离筛选出细菌60株、霉菌30株,通过透明圈试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和综合比较分析,确定发酵鸡血的优势菌株为细菌A7、A8,霉菌B1、B4;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细菌16SrDNA和霉菌28SrDNA等方法对优势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确定细菌A7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A8为希瓦氏菌(Shewanella sp.),霉菌B1为青霉菌属(Penicillium citreonigrum),B4为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细菌采用光电比浊计数法、霉菌采用称干重法分别测定菌株生长的对数期。结果表明A7、A8在4-12h时,菌液的OD值迅速增大,菌株处于对数生长期;B1、B4在2-7d时霉菌重量迅速增大,处于对数生长期。以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标准,对比单菌株和混合菌株发酵效果,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鸡血液体肥料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A7、A8、B1和B4组中游离氨基酸态氮是单菌株的1.30倍;采用四种优势菌株组合发酵,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根据Box Behnken(BBD)设计出发酵鸡血的最佳条件为:转速160 r/min、接种量10%、培养温度32℃、培养时间5 d,在此条件下发酵鸡血中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鸡血液体肥料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评定结果表明:该液体肥料颜色为黄棕色,腥臭气味降低,有部分沉淀物;鸡血液体肥料总养分(N+P2O5+K2O)总含量约为536.37g/L,pH 3.0-9.0,有效活菌数≥0.5,杂菌率≤15%。该液体肥料各项指标均符合液体肥料的相关标准。鸡血液体肥料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营养品质的影响效果试验表明:10倍稀释度对小白菜种子发芽率效果较明显,约是对照的1.5倍;10倍、30倍、50倍稀释处理幼苗株高、根长分别是CK的1.00~1.50、1.80~2.20倍;10倍稀释度下喷施小白菜硝酸盐和Vc含量与CK相比分别降低约40.13%、增加28.11%;10倍稀释度下浇施小白菜硝酸盐和Vc含量与CK相比分别降低28.11%、增加23.95%。由此可以说明鸡血液体肥料对小白菜幼苗生长和营养品质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