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地层沉陷规律及其井筒偏斜致因研究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q3462780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立井井筒是矿山开采地面与井下运输的“咽喉”,对矿井安全生产至关重要。1987年以来,我国黄淮和东北地区已有200多个立井井筒相继发生破损,经过30多年的大量研究,已基本揭示了黄淮和东北地区矿井大量井筒竖向受力变形、近环向破裂出水机理,并得到共识,相应的井筒破损修复防治技术也已成熟。近年来,山东巨野矿区厚表土(400m以上)薄基岩地层井筒出现一种表土段井筒偏斜与竖向压缩变形共存的新破损形态,其破坏机理不清,国内外相关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厚表土薄基岩开采井筒偏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工程渗流力学、采矿学、地下结构力学等理论,采用试验、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地层沉陷规律及其井筒偏斜致因研究。研究成果对今后合理留设厚表土薄基岩地层工广保护煤柱,确保类似地质条件矿井井筒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利用ETAS和NMR试验系统研究高应力作用下厚表土底部含水土层的渗透与疏水固结力学特性,获得了底部含水土层在高应力作用下孔隙结构演化机制,建立了底部含水土层渗透系数、孔压消散速度与其孔隙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底部含水土层在不同围压、不同水力梯度下的渗透和孔压消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郭屯煤矿底部含水土层属于典型黏土质砂,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蒙脱石,其压缩指数Cc=0.03~0.05;在各向等压条件下,低承压水和高承压水渗透系数均随围压增大而减小,围压为1MPa时的渗透系数明显大于高围压状态下的渗透系数,当试样围压大于4MPa时,低承压水和高承压水渗透系数均小于1×10-8cm/s;各向等压疏水固结过程中,应变以径向应变为主,试样体积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竖向渗透路径的闭合所致;黏土质砂渗透、疏水固结过程中对其渗透性和孔压消散速度起关键作用的是渗透孔中毛细水的含量,该三者与围压均满足幂函数关系。
  以郭屯煤矿-采区某工作面煤层开采为研究对象,考虑厚表土薄基岩开采与底含疏降水固结沉降共同作用,采用自制高承压疏水水袋模拟底含疏水固结,开展了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研究了厚表土薄基岩开采覆岩破坏垮落与底含疏降水特征、基岩与厚表土层内部移动变形规律,揭示了厚表土薄基岩近距离非对称开采与底含疏降水共同作用下立井井筒偏斜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基岩段“三带”范围内,梯形垮落拱两腰附近由于岩层悬臂作用形成大量水平和竖向裂隙,并波及到表土层底部,导致底含发生疏水沉降;底含疏水沉降对基岩段岩体移动变形影响较小;厚表土段第二隔水层的最大下沉量和最大水平移动量随着底含疏水均明显增加,下沉边界和水平移动边界向采区外侧延伸了近1倍;随着底含疏水量增加,地表土体向下沉盆地中心倾覆,井简随之向非对称开采工作面方向偏斜,其偏斜量随着底含疏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基于厚表土薄基岩开采地表下沉移动特征,首次将厚表土层沉陷过程中底含承压水疏降产生的水土耦合作用考虑到厚表土薄基岩地层沉陷模型中,建立并求解了采煤与底含承压水疏水沉降共同作用下地表沉陷预计模型,探究了底含疏水特性对地表沉陷和水平移动的影响规律,并得到现场沉陷资料的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单独煤层开采产生的地表沉陷曲线呈“小开口V”型,底含疏水作用产生的地表沉陷曲线呈“大开口V”型,采煤与底含疏水共同作用下地表沉陷曲线呈“中间小开口V,两侧大开口V”型;地表沉陷程度主要受底含厚度和底含最大水头下降值影响,地表沉陷和水平移动范围主要受底含疏水影响半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解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理论计算所得最大下沉值与实测最大下沉值间误差小于4.0%,由此可见,该理论模型对厚表土薄基岩下开采引起的上覆地层移动变形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以郭屯煤矿井筒偏斜为工程背景,通过综合分析矿区水文地质、矿井涌水量与底含水位动态监测成果,采用本文所得厚表土薄基岩地层沉陷模型,分别对郭屯煤矿首采区13个工作面单独采煤作用、采煤与底含疏水共同作用下的地表沉陷和井筒偏斜进行反演计算,获得了导致井筒偏斜的主因,并对该矿既有偏斜井筒的受力状态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独采煤作用下,工业广场位于10mm下沉等值线之外,各工作面开采对井筒偏斜基本没有直接影响;采煤与底含疏水共同作用下地表沉陷在采区外侧收敛性明显降低,工业广场位于300~600mm下沉等值线范围内,井筒偏斜反演结果与实测结果误差小于6%,表明了本预测模型对井筒偏斜反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郭屯煤矿井筒偏斜变形是煤层开采与底含疏降水共同作用造成的。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目前NOx废气的污染现状,介绍了现有各种脱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重点论述了NOx空气氧化与液相吸收法的反应机理。用工业氮气和NO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不同浓度的模拟NOx废气,补充空气和模拟废气按体积比1:1混合,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在氧化塔内对模拟废气中的NO进行氧化。通过控制模拟废气和补充空气的流量,来控制NOx在氧化塔内的停留时间,即氧化时间τ。测得氧化塔出口的NOx浓度和氧化度α,分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由于布设成本低、使用灵活、部署广泛等优势获得工业测控领域的高度重视。根据对网络性能要求从低到高,国际自动化协会将工业应用分为监视、控制和生产安全三个等级。市场调研公司ON World关于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Industrial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WSNs)的最新报告,以及IEEE旗舰期刊P
毫米波通信及大规模多天线(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assive MIMO)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的关键技术,当使用毫米波宽频带及Massive MIMO迫零波束赋形技术后,系统吞吐量可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异构网络作为5G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多小区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师、生课堂教、学行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极大,这些行为数据可以用来客观评价学生,预测学生未来的学习成绩,规划职业,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反思并改进教学。因此识别师、生的课堂的教、学行为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针对课堂环境这一复杂背景下行为识别的研究刚刚开展,本文研究了数字图像处理识别课堂背景的起立、
学位
燃煤电站锅炉发电在我国的能源供应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锅炉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长期以来影响着空气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随着“智慧电厂”的建设,火电厂运行的数据存储量在不断地扩大。如何有效地利用电厂的大规模历史运行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且降低NOx排放是电厂考虑的重点。  本文针对某电厂燃煤锅炉,首先对其大规模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应用高斯混合
学位
得益于互联网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图像数据也随之迅速增加。如何对大规模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并快速获取到所需图像成为了计算机视觉领域一项热门的研究内容。基于文本的图像检索由于需要对图像数据进行大量的人工标记而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标记的强主观性使得检索效果和预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逐渐成为图像检索方法研究的主导方向。传统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算法提取图像的低层特征并
学位
主次结构体系是由提供主要承重能力及抗侧能力的主结构与仅承担自身荷载的次结构组成,并能高效协同工作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新型主次结构中构件类别多、功能属性复杂,其力学特性、屈服失效机理及失效模式优化等方面与常规结构体系存在显著差异,常规结构的抗震设计概念对其并不完全适用,限制了该新型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在分析该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地震失效模式,并给出实现合理地震失效模式的主动
学位
现阶段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中“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基于抗震概念设计,并通过结构薄弱楼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来实现的。这种抗震设计方法仅仅通过薄弱层变形验算来被动把控结构的大震性态,无法体现结构地震失效模式的合理与否,难以确保大震作用下结构合理失效模式的形成。所以亟需发展一种基于失效模式的大震设计方法,依据结构预期失效过程中的损伤性能进行大震性态设计,实现结构合理地震失效模式的主动调控。为此,本文在确
学位
由于金属材料内部的结构不均匀,金属材料在承受循环荷载的时候,材料内部的应力或应变会随着循环周次的上升不断地局部化,局部化严重的区域往往是微裂纹萌生和发展的位置。从这一角度观察并展开研究,有可能给出更合理的关于材料疲劳产生机制的描述。从这点出发,本文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适用于描述循环加载下材料塑性变形规律的本构关系。要了解材料疲劳产生机制,必须要了解导致疲劳产生的变形过程。从材料微结
学位
钻爆法因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开挖速度快等优点,目前仍是地下岩石工程开挖主要的方法。深部岩体随开挖深度增加,地应力增强,岩石受到的“夹制”作用增加,爆破难度增大;众多研究表明,在高围压下初始静态地应力场效应不能忽略,岩石爆生裂纹的演化规律也将发生改变,高应力场地下工程爆破施工的爆破参数和工艺也将发生一定的改变。  为了研究高地应力环境下岩石动态破裂破碎机理,选取深部泥岩和砂岩为研究对象,利用直径50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