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群病程不同阶段结直肠癌风险关系,区分糖尿病病程中的患癌高风险时期,以及建立预测模型评估糖尿病人群的基线特征对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根据韩国多中心癌症队列,从1993-2003年始随访截至2012年,在基线排除了既往有结直肠息肉和糖尿病病史前提下共入组11632例患者。收集人群基线资料并进行结直肠癌事件的随访观察,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人群病程不同阶段结直肠癌风险关系,区分糖尿病病程中的患癌高风险时期,以及建立预测模型评估糖尿病人群的基线特征对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影响。方法:1.根据韩国多中心癌症队列,从1993-2003年始随访截至2012年,在基线排除了既往有结直肠息肉和糖尿病病史前提下共入组11632例患者。收集人群基线资料并进行结直肠癌事件的随访观察,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组(空腹血糖<126mg/dL)和糖尿病组(空腹血糖≥126mg/dL)。2.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界标分析法、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组人群的结直肠癌风险。然后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两组人群基线资料再次重复上述分析。3.最后使用人群基线特征构建COX回归模型从而预测两组患者的10年结直肠癌风险,最后应用预测的10年结直肠癌风险来评估糖尿病与整体人群实际10年无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总体而言,入组者中有6.9%(n=802)是新诊断的糖尿病人群。在中位随访时间为11.3年的研究中,糖尿病相较于非糖尿病有较高的结直肠癌风险(HR,1.83;95%CI:1.11-3.01)。进一步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的两组患者,糖尿病组仍有较高的结直肠癌风险(HR,1.63;95%CI:0.92-1.87)。2.在长期随访的人群中,糖尿病组的结直肠癌风险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逐渐增加,分别为≥3 年(HR,1.93;95%CI:1.13-3.29),≥5 年(HR,2.04;95%CI:1.15-3.63),≥10 年(HR,2.50;95%CI:1.19-5.25)。3.本研究使用人群基线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以及饮酒史来构建出预测模型,数据显示当糖尿病人群预测结直肠癌风险<5%时,相较于非糖尿病人群则不会显著增加结直肠癌风险,并且对无癌生存率的影响较小。结论:新诊断的糖尿病人群有较高的结直肠癌风险,且该风险一定程度上受人群基线特征影响。
其他文献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承载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交换。随着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黄河流沙携带的重金属含量,尤其是锰,较之十年前增长了53.7%。这使重金属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中积累日渐增多,对生态具有潜在毒性。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生物修复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泛且不造成二次污染等优势。重金属的湿地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或
TNF可以通过与它的受体TNFR1或TNFR2结合来发挥功能,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前炎症细胞因子。在TNF的刺激下细胞会发生TNFR1启动的死亡。而TNFR1会启动程序性细胞坏死还是细胞凋亡是由于细胞内RIP3的蛋白表达量决定的。然而,细胞凋亡也可以在RIP3缺失的细胞中被检测到,而且近期也有实验证明了 RIP1蛋白在TNF诱导的,RIP3介导的程序性细胞坏死中起着负调
背景:结直肠癌(CRC)目前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癌症,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虽然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在当前结直肠癌治疗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患者的治愈率和存活率仍然较低,因此,对于结直肠癌的基础研究迫在眉睫。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TIPE)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我们前期的研究证实TIPE可以调节VEGFR2的表达促进CRC的血管生成及转移。诱骗受体3(DcR3)是一种可溶性分泌蛋白,通过
背景:痛风是人类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尿酸浓度过高致使尿酸盐晶体(MSU)形成并沉积于关节腔,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诱导有活性的IL-1β生成,进而导致大量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多种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导致的急性炎症反应。既往研究表明,痛风疾病活动与交感神经系统密切相关。Alpha2B肾上腺素能受体(α2BAR)是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一种亚型,在许多疾病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α2BAR
铁(Fe)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作为氧化还原蛋白和多种酶的活性中心或辅助因子,Fe在海洋浮游植物的固氮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叶绿素合成等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影响着海洋初级生产力,是全球气候变化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亦是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典型的寡营养盐海域,尽管其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很低,但由于面积巨大,对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仍有重
目的:为充分挖掘海洋红树林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丰富性与生物活性多样性,发挥海洋来源天然产物的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本课题以两株海洋红树林来源的真菌棘孢木霉Trichoiderma asperellum H553和粒状青霉Penicillium granulatum H26为目标菌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ODS柱层析、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纯化手
癌症正在严重威胁全人类健康。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是当前临床上主流的两种癌症治疗手段,但其治疗效果却受到辐照剂量和化疗药物毒性的限制。此外,两者的联合治疗方式也往往因为无法精准作用到同一区域肿瘤而疗效甚微,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有针对性的策略,在副作用最小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协同放化疗效应。随着肿瘤诊疗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和纳米医学的进步,集诊断和治疗功能于一体的纳米诊疗剂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协同治疗开辟
硅藻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显著,而且与海洋生态系统中硅和碳的循环关系紧密。对海洋中碳的输出和埋藏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生源硅(opal;也称生物硅或蛋白石)含量常被用做指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古海洋生产力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而大陆边缘海洋沉积物中的生源硅质量累积速率(opalMAR)变化是重建该海域古海洋硅藻初级生产力的有效指标。有机碳质量累计速率(TOC MAR)变化则主要反映了上层海洋初级
嵌合体检测具有多种临床应用,可在不同的临床背景中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如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胎儿微嵌合体鉴定,器官移植损伤和移植排斥检测,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者的纵向监测等。嵌合体早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依据表型学特征或遗传学差异来区分供受体细胞,但目前更普遍适用的方法是利用常
目的高温热浪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影响明显,因此,防治热应激对人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而动脉粥样硬化为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基础,因此本研究应用气候环境模拟技术,比较小鼠在热环境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HSP70、TLR4、MyD88、NF-κB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研究热环境应激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病变程度的影响,探讨HSP70和TLR4信号通路在热应激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中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