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先生阅读史研究——以“边疆” “民族”类读物的阅读为中心(1925-1949)

来源 :王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nxiaonv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20世纪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顾先生在民国时期即是中国学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阅读活动在其人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顾先生对边疆问题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1925年,随着边疆危机的加重,阅读“边疆”“民族”类读物,逐渐成为其到1949年阅读活动的重要特点。目前,无论是阅读史研究,还是关于顾先生的研究,都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前者比较缺乏以读者个人为对象的研究,后者则尚未从阅读史的角度来分析顾先生对“边疆”“民族”类读物的阅读。有鉴于此,本文以阅读史为视角,结合顾先生的日记、读书笔记、书信、文存等第一手材料,侧重于顾先生对“边疆”“民族”类读物的阅读,系统梳理顾先生的阅读历程,分析顾先生在不同阶段的阅读特点,深入讨论顾先生如何读书(阅读方式)、读什么书(读物)、读得如何(读者反映)。顾先生在进入北京大学之前,受到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新式教育的影响,培养了他对阅读的兴趣。1913年进入北京大学之后,受毛准和章炳麟的影响,顾先生改变了阅读方法,并以做学问作为阅读的目的。大致而言,顾先生所阅读的读物种类,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及丛书类、档案类、地方志类、民众文学类、实物图象类、论著类、书信类、其它类等九种,而阅读行为则可以分为“翻书”“读书”“校书”和抄读四种,顾先生对阅读的反映体现在他的阅读笔记和研究论著中。民国时期,顾先生在早期古史研究中,已涉及边疆民族问题,但有意阅读“边疆”“民族”类读物,与其对现实中的边疆民族问题的感触和认识有关,1925年以后,顾先生逐渐开始关注边疆民族问题。1925年2月九世班禅晋京,顾先生目睹蒙古信众进京拜见班禅,有感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写了《我们应该欢迎蒙古人》一文。五卅运动爆发后,顾先生参加北京大学救国团,更激发了其爱国之心。北伐战争期间,顾先生南下执教厦门大学(1926年8月-1927年3月),阅读《三民主义》,后执教中山大学(1927年4月-1929年2月),与傅斯年合创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举起西南民族研究的旗帜,推动有关西南民族的调查研究活动,这一时期他阅读有关滇黔、岭南“民族”类读物,但并没有参与调查活动。北归后执教燕京大学前期(1929年9月-1931年9月),阅读有关黑龙江、蒙古、新疆地区和古代匈奴、鲜卑及南方“民族”类读物。1933年日本在内蒙古策划“自治运动”,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黄绍竑前往内蒙古巡视,受巡视内蒙古政治组成员谭慕愚之托,顾先生代黄绍竑写演说词、《内蒙巡视记》、改进内蒙工作建议等,因此阅读了大量有关蒙古的书籍。在此期间,除了边疆危机的刺激,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日本欲从分裂边疆着手,进而灭亡中国的企图,因而在完成任务之后仍延续对这方面读物的阅读。自1934年起,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同年还参与了平绥考察,与边疆民族有了实际接触,阅读有关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边疆”“民族”类论著。因受日本侵华的刺激,加之平绥一带实地调查的亲身经历,顾先生决心以边疆、民族研究作为自己的救国事业,学术价值观从“求真”转为“致用”。全面抗战爆发后,顾先生前往西北考察(1937年9月-1938年9月),主要阅读有关西北“边疆”“民族”类读物,执教云南大学期间(1938年10月-1939年9月),主要阅读有关云南的地方志,执教齐鲁大学(1939年9月-1941年9月)、任职重庆期间(1939年6月-1946年2月),主要阅读有关西南“边疆”“民族”类读物。面对更严重的国家危机,加之考察西北的经历,顾先生与蒙、藏、回等少数民族密切接触,使顾先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妄图利用边疆问题造成中国分裂的野心。顾先生将这一时期的阅读成果,编入《浪口村随笔》,该书被辛树帜先生称赞为“宇宙间的瑰宝”,也被视为民族考古学最早专著。抗战结束后,因为苏联策动外蒙古独立、新疆“三区革命”和台湾光复的影响,顾先生阅读了有关蒙古、新疆、台湾的读物,或许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不再成为问题,而外蒙古、新疆问题,主要是外交问题,相较于抗战时期,顾先生对“边疆”“民族”类读物的阅读明显减少,同时其学术价值观又转向了“求真”。大致来说,1925年到1949年期间,顾颉刚先生阅读史最大的特点,是逐渐注意到现实中的边疆民族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加强对“边疆”“民族”类读物的阅读,尤其是日本在内蒙古策划“自治运动”以后。这是顾先生关怀现实,将自己的学术事业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的结果。自晚清开始,沙俄即致力于将蒙古分裂出去,苏联建立后延续了沙俄的政策,加上国人对边疆不大了解,以致到20世纪20年代,蒙古和内地及中央的关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制造东北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这一数千年未有之局势,受爱国心和责任感的驱使,顾先生改变观念,“致用”为先,以自己的研究来尽报国之责,实现救国之志。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危机已成过去,顾先生又改变观念,以“求真”为主,对“边疆”“民族”类读物的阅读遂逐步减少。
其他文献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海量数据。其中非欧氏空间的图数据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场景。针对处理不同种类数据的技术也日益完善。其中在深度学习领域中,关于从数据中学到知识的方法近年来也不断发展,图神经网络的提出专门用来处理非欧氏空间图数据,已成为不少科研学者聚焦探索的领域方向。考虑到图数据复杂的结构特征,探索对节点信息及其相关邻居信息的聚合和表
学位
许地山是一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学者。他至死不渝的宗教浪漫信仰以及作为“五四”一代文人的家国忧患意识,促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自小成长于传统文化的濡染之下,又深受多元宗教文化的影响,同时又有着多次留洋的经历,让许地山在多元的文化场域中,对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发展有着独立的见解和思考,因而其创作文本也具备了更多文化阐释的空间。本文以“文化磨合”之视域进入许地山研究,采用“总—分”的结构,首先对其创作观与
学位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社会思潮,在中国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不仅给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威胁和挑战,而且极易危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地传播给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带来不良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特别是“00后”大学生,极易成为历史虚无主义侵蚀和危害的对象。因此,
学位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公司从传统海外客户的代工厂慢慢主动走出国外开拓海外市场,从经销商模式到在当地设立办事处再到分公司或者合资公司的公司也越来越多,特别是现在一些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发展国际化战略对市场多元化,提高公司在跨国经营中的品牌知名度。UB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也面临诸多挑战,文化的差异性带来管理上的冲突就是公司必须面临的实际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面临这着全球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限制出行等方面
学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长、客货运量显著增加,这使得铁路轨道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铁路轨道的安全状态和铁路扣件这一连接轨枕与轨道的重要构件息息相关,因此对铁路扣件缺失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随着目标检测研究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发现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检测算法在检测速度、精度方面表现较为优异。目前,铁路扣件的检测仍大多依靠人工巡检、轮检的方式,即便装备了巡检
学位
汉代壁画墓发掘至今已有近百余年历程,关于汉墓壁画图像如《天象图》《车马图》《乐舞图》等研究已是成熟的话题。两汉大型壁画墓多集中在今天的北方地区,针对汉墓壁画图像类型研究多涉及服饰、饮食、礼仪、祭祀等方面,但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不多,对两汉女性图像研究缺少相对系统地梳理。目前学界尚未在汉墓壁画范畴引入女性主义研究观念和方法。汉墓壁画女性图像涵盖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舞蹈、宴饮、出行、庖厨等,在汉画像石(砖
学位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成员遴选程序持续遭到美国的阻挠,上诉机构于2019年12月正式“停摆”,整个争端解决机制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以规则为导向的全球贸易治理有重回权力导向的趋势。为了可以尽快重启上诉机构,也为了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在“停摆”期间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更为了进一步完善上诉机制,必须深入研究该机制及其现存问题,以期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和改革方案。经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以及有关案
学位
在中国古代民族称谓系统中,“蕃”是一个很重要的民族称谓,其沿用至今,指称非汉民族。但是它和传统的民族称谓“蛮夷戎狄”、“胡”有所不同。“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成为主流的民族称谓,“蕃人”概念也在唐代发展成熟。而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古时期,恰恰是中国古代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蕃”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古时期的民族交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学位
1990年代,阎连科、陈怀国的“农家军歌”系列小说为中国军旅小说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的创作以世俗化、非英雄化为主要特征,解构中国当代军旅文学中一以贯之的英雄情结,在军旅小说领域内赢得关注,当然由这一创作倾向所引起的争议和批评,时至今日依然不消。阎连科作为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往往成为争论的重点。时过境迁,在阎连科的军旅小说创作热潮退去时,对阎连科的军旅小说进行梳理和探讨,再结合中国当代军旅小说发展
学位
移动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对于西方占星学说的追捧进一步形成了一种新兴的网络青年亚文化。遥远的星体、多元的符号与数字技术之间的奇妙组合,使得这一亚文化在网络社会中迅速扩散开来。虽然该亚文化以西方“占星术”为主要资源,但作为一种与主流话语相排斥的形而上学知识,“占星术”本身并不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文章关注的是这一亚文化中的核心成员——网络占星师的实践与行动过程。文章主要采取了在线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