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初步形成了以自营、第三方及联盟型三种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对鲜活农产品的绿色化与快捷流通要求的不断提高,促使政府及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企业必须构建快捷高效安全的鲜活农产品配送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3种研究方法,通过走访了解、电话(问卷)调查、查阅政府职能部门公开数据、查阅互联网信息等方式,其中,在惠州市惠城区内20个主要居民小区发放并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61份,展开对惠州市鲜活农产品市场发展现状、物流配送模式等情况的初步调查,掌握相关客观依据,发现惠州市鲜活农产品的配送现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1.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够规范;2.销售主体定位存在偏差,与销售终端对接不畅;3.政府政策扶持不足,金融支持不足;4.农户参与度低;5.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难以监管;6.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体系不健全;7.鲜活农产品知名品牌较少;8.管理人才不足等。原因在于政府对农超对接的引导侧重于针对规模较大的试点单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缺乏科学的管理及资金支持,并未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大部分农户对于长期的生产方式和习惯,难以理解和接受新事物;企业和农户普遍缺乏风险与信用意识;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监管上不够到位等。借鉴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先进经验,提出三条优化途径:加大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或配送中心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力度;加大鲜活农产品产业经营实体培育和规范管理力度;积极探索发展各种新型配送模式。从而提出五个优化措施:一是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做好产业规划和引导,完善监管;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和市场调节作用,健全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提高惠州市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管理人才素质;四是加强鲜活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五是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