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组合隔震对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是柱肢与墙体等厚的轻型结构,避免室内柱角凸出改善了建筑使用功能,近年来在住宅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矩形柱相比,异形柱受几何特性的影响,异形柱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阻碍了在地震高烈度区的推广和应用。基础组合隔震是将不同类型隔震装置组合进而有效利用各支座优势的一种隔震技术,将基础组合隔震技术应用到异形柱框架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依据规范建立8(0.2g)异形柱框架结构模型,采用减震系数法对异形柱框架结构按抗震措施降低一度隔震目标进行叠层橡胶隔震与基础组合隔震两种方案隔震设计,通过时程分析表明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支座应力、弹塑性位移等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实现抗震措施降低一度的隔震目标。(2)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对异形柱框架结构传统抗震、叠层橡胶隔震和基础组合隔震在70gal、200gal和400gal地震作用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叠层橡胶隔震和基础组合隔震上部异形柱结构顶层加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响应均降低50%以上,而异形柱框架结构采用基础组合隔震的隔震效果优于叠层橡胶隔震,随着地震加速度强度的增大,隔震效果更为明显,根据纤维塑性铰转角来分析梁柱节点塑性铰分布情况,异形柱框架结构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延缓了塑性发展。(3)为充分发挥基础组合隔震对异形柱框架结构的隔震效果,分析了基础组合隔震隔震层摩擦承压比与滑动摩擦系数对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摩擦承压比决定隔震层中滑板支座的数量,随着摩擦承压比增大,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地震动力响应先减小后增大,当摩擦承压比取值为0.1~0.3时,与纯叠层橡胶隔震相比层间位移可降低约35%~45%;滑动摩擦系数越小,基础组合隔震对异形柱框架结构隔震性能越好,上部结构地震动力响应越小。(4)在Ⅰ类、Ⅱ类、Ⅲ类场地下分别选取远场、近场脉冲和长周期地震动对异形柱框架结构隔震与非隔震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场地类别地震动作用下,基础组合隔震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最大位移角均满足规范指标,在Ⅰ类场地中远场地震动作用下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弹塑性位移角减幅可达70.24%,而Ⅱ类、Ⅲ类场地中在近场脉冲、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基础组合隔震对上部异形柱框架结构隔震效果有所下降,其中长周期地震动影响最为明显,弹塑性最大位移角减幅32.62%。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湘西地区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及诊断资料,分析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高危因素,为本地区针对性开展子宫颈癌防控措施及提升子宫颈癌筛查意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降低子
回转类零件是机械领域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零件,回转类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性能以及使用的稳定性、可靠性。揭示回转类零件加工误差的产生机理,探究误差
在负载氧化铁的硅胶颗粒(HMT-silica)表面探讨紫外光照下氧化铁对苯酚降解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硅胶表面负载的氧化铁可以降低苯酚的降解.光照50 h,吸附在硅胶上的苯酚(固相浓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农业大学学生的体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就应对学生体质下滑的对策进行分析、总结与反思,为高校应对学生体质下滑提供理论
本文在分析公路客运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公路客运投资企业决策支持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了投资DSS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DSS的数据库、模型库、会话系统、综合评价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污水处理厂的数量也逐渐增长,但是污水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需要长期投入费用较高,缺少专业人士运营等各种原因,很多污水处理厂不能保
背景邻苯二甲酸二脂(2-乙基己基)[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人可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
<正>媒介技术的发展,新生代网民的崛起以及网络生态美学的嬗变正在悄然重塑着我国电视的格局。在全新媒介语境下,传统电视剧的江山正在逐渐被一种网络时代的新生产物所占据,
聚落作为人类居住文化的载体,承载了区域极高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松花江流域在中国历史中一直处于地缘性地理位置的区域,也处于传统中心文化的边缘地带,生态元素分散,具有
本研究对亚热带丘陵山地果园红壤可溶性氮动态及其微生物学机理、果园红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对绿肥施用或套种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等相关问题,采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和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