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当下中国的社会舆论场,已经一分为二:一个是以党报、国家电视台等组成的官方舆论场,一个是以虚拟社区、博客、播客、微博等新媒体组成的民间舆论场。而随着新媒体渗透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经历深刻变革的中国社会,不仅民意表达的渠道更为畅通,甚至“草根”参政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这对传统媒体所代表的部分观点和立场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让“一言堂”变成了“众言堂”,也对新闻生产场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目前,新闻生产场域很大程度上围绕网络场域展开。这样的环境下,政府引导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就越大,社会就越和谐;反之,政府以及代表政府政治立场的主流媒体就有丧失影响力的危险。这给政府在社会舆论场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当代复杂多变的舆论场中,正确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进行各种重要的公关沟通,及时感触各种敏感的新闻传播行为等,对政府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及现实意义。能否引导与掌控舆论的导向与民意的趋向,是政府决策部门能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处理,其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本文的研究,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在“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的新媒体时代,政府应该如何适应舆论变革,使主流的意识形态渗入到民间舆论场内,进而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立场上,通过不同角色的演绎,实现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最大重叠,使其顺势而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乃至提升国家形象的强大助推器?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试图进一步探讨,在当代舆论场中政府角色定位的相关体制机制建立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从学术意义的角度,结合公共管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理念,分析当代社会舆论场环境中,具体组织机构或个人面对当代舆论场中的典型场域导向问题时的处理手段、缺陷过失、及对策方案等,从而将政府角色的偶然行为的研究引入规范轨道,以提供学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