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2006年秋季,随着辽宁、福建等五省份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阶段,我国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形成东南沿海为主,由东向西推进的格局。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人们意识到教师是课程实施的行为主体,也是影响课程实施众多因素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一线教师们看到教育新希望的同时,课程理念的更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变革、现代技术的使用以及改革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本轮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变革,改革的后果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教师在认可并接受新课程创新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诚然,在一定意义上的压力是动力,它促使教师对自己的专业结构进行解构和重建,由平庸走向卓越,但持续不断的压力往往会引起教师心理上的过度紧张与焦虑,从而导致职业倦怠的产生,进而影响普通高中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使实施中的课程偏离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发生“变异”。本轮课程改革已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意义,但实践中对这场教育变革中教师的现实压力问题却没有机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来自基层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普通高中新课改中教师的现实压力问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课改的实施了。因此,探究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并有效地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在当前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缓解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职业压力,相关部门要采取直接的行动,最大限度的消减压力源;教师自身也应正确认识课改中的种种不适应,理性评估压力源:此外,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调适,尽量减轻压力感也非常重要。只有教师的压力感减轻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才能够顺利、有效地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