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是一场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国外引进展览,有着强烈的西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特征。本文将《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置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野下,以展览案例、大量的观众访谈、调查问卷为研究基础,运用图像学、阐释学等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究在国外引进展览中,我国观众在展览的视觉阐释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观众如何建构审美经验等问题。第一章从视觉角度对《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的展示空间与展览组织系统两个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是一场具有自身特殊性的国外引进展览,有着强烈的西方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特征。本文将《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置于视觉文化研究的视野下,以展览案例、大量的观众访谈、调查问卷为研究基础,运用图像学、阐释学等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究在国外引进展览中,我国观众在展览的视觉阐释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观众如何建构审美经验等问题。第一章从视觉角度对《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的展示空间与展览组织系统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对观众与导览人员的访谈、问卷,结合展览的视觉环境,分析了在国外引进展览中我国观众面临的理解困惑。不同类型的观众对展览的诠释具有局限性。第二章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鲍勃·迪伦艺术作品的西方文化内涵与其中蕴含的大众文化特征,以及馆方策展中的大众文化因素。通过对观众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在展览中,我国观众跨文化理解的屏障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粉丝”对展览的选择性理解。第三章为帮助观众消除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塑造观众审美经验。一方面对展览中文字导视系统与展示形式的跨文化沟通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以“视域融合”的方式塑造观众的审美经验。并得出观看《鲍勃·迪伦艺术大展》的审美经验对博物馆美术教育的启示为要从多维度引导观众展开审美认识,以视域融合的方式形成视觉阐释的意义共建。第四章,为了更好的让低年龄段的观众理解鲍勃·迪伦的展览,笔者和一些教育机构合作,设计了相关的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学情为基础,结合视域融合的阐释学理论,从跨学科、多感官的审美认知、学科知识与精神文化内涵结合等方面展开教学。希望能为类似展览的美育活动带来一些启发。第五章为本文总结。我国观众观看国外引进展览面临种种理解的间隔与困惑。为帮助观众建构审美经验,提高观众的审美理解,在展览的策展与博物馆美育的讲解中可融入阐释学中“视域融合”等观念。运用观众理解与馆方阐释相结合、多感官审美认知相结合、学科知识与精神文化内涵相结合等方法,使观众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形成对展览视觉阐释的意义共建。
其他文献
《溪山琴况》,作者徐上瀛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琴家,该书在总结前人琴学理论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古琴演奏艺术理论,是琴乐美学思想集大成者。这里的所谓“琴况”即琴之演奏状况,作者在书中对琴之演奏艺术总结归纳为二十四况,每况一字,逐一进行阐述,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溪山琴况》作为古代琴乐美学著作,不仅是我们学习、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而且也为我们当今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演奏艺术
中国传统人物画中的情节性,与它的故事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更与它的题材和功能有关。张彦远曾在他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出,绘画有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人物画的题材则以有劝诫功能或教化功能的历史故事画、宣扬统治阶级丰功伟绩的肖像画、体现避世思想的文人雅集画、表现世俗生活的风俗画、宣扬佛道思想的道释画为主。而这些题材大都要求人物画具有文学和戏剧一样的叙事功能,因此在人物画中才含有较多的情节性画面。本
从19世纪末西方“油画”登陆齐鲁大地到20世纪80年代的《山东风土人情油画展》在北京开幕,“油画”作为一个外来画种,在山东大地上,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本土化”之路。山东的老一辈艺术家们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拿来学习、从形式内容到理论技法、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回归。他们将西方的油画种植在了东方齐鲁大地的文化土壤之中,经过不断改良和本土文化的滋养,最终实现了西方油画的本土化交融,探索出了一条“以情动人、以土
鲁中南鼓吹乐作为礼俗用乐形式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显现,承载着一个群体的悲欢与思考。礼俗作为礼与俗结合的产物,其深处体现着礼之文化的影响,与鼓吹乐结合构成了仪式与乐的结构形态,在民间婚丧礼俗中成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之遗续。针对普遍存在的礼俗用乐形式,以一个具体的鼓吹乐班为抓手,深入到民间婚丧礼俗中,探究作为文化样态的鼓吹乐的功能与意义,以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使得探讨形成
明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相较于明朝前中期来说,晚明在整个明朝中所产生的文化巨匠及其成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高度上都是领先的。而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又使得晚明成为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阶段,因而不断吸引着学者去研究和认知。这一时期的书法也是如此,阳明心学的盛行,吴门书派的衰落,文化多元性的趋势,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士人慕古喜新心态的变化,借着种种机缘,晚明书法进入了一个剧变的阶段,它上承婉约柔
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图像泛滥的时代里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如影像、装置、行为、新媒体艺术都围绕在观者的视线。艺术终结的标语时刻提醒着艺术家们绘画本体的质疑,挑战着传统绘画艺术的边界,铜版画艺术作为传统画种之一,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中国造纸技艺发明以来,在世界文化之中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发展的进程。近代机械化时代背景下,手工抄纸技术已然没落,但是站在铜版画艺术的角度,纸张是铜版画艺术中必不可少的
作为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的典型代表,马克·罗斯科在其近五十年的艺术探索中,成功吸取了现代主义艺术的丰硕成果,同时结合自身的艺术创新,一生致力于艺术风格的创新和改革,从而对抽象表现主义以及色域绘画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他的艺术理论与艺术观念研究不仅对于自身的创作实践起到了思想的指导,同时,其理念本身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学术史上大多对罗斯科作为抽象表现主义以及色域绘画的代表进行了研究,但极少对其艺
汉画像石构筑了汉代地下墓室、地面祠堂、墓地石阙等,祠堂作为墓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建筑结构主要分为六种形制。2019年安徽省淮北市“洪山汉代画像石祠堂”出土,使祠堂研究资料更加丰富,至今未有对此形制祠堂的系统研究。论文以东汉单开间带后龛画像石祠堂为主要论题,旨在探讨东汉单开间带后龛画像石祠堂的分布区域、建筑形制、画像内容、雕刻技法,以及其功能脉络下可能蕴含的意义,并与周边单开间平顶小祠堂进行比较
邢慈静是明代山东地区的女画家,她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颇具才华。在她现存的40余首诗歌中,早年诗风清新婉丽,中年诗风沉郁含蓄,晚年禅诗妙悟人生本来面目,显示了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她工书法,擅长行草,书风刚柔并济,寓刚健于婀娜。擅绘画,能绘梅兰、竹石,有董其昌“平淡天真”之趣味,充满文人气,格调高雅。全面的文艺修养为她晚年的观音画创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文献考证、风格分析、图像比较研究等方法,对
约翰·罗斯金,19世纪初英格兰及维多利亚时代最知名的艺术批评家,其影响力包涵绘画、建筑、设计、艺术教育等诸多方面。罗斯金毕生致力于艺术批评和社会批评领域,关于艺术批评方面主要有《现代画家》五卷本,关于社会批评的著作,如《给那后来者》《尘埃的伦理》等。本文旨在以《现代画家》五卷本为中心,归纳、整理、总结罗斯金的风景画相关理论观念,对罗斯金在风景画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进行梳理。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