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践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社区治理,而此次疫情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指向社区韧性。社区韧性强调社区抗灾能力建设,倡导长期、可持续的社区治理。社区韧性可以为社区行动提供“切入点”,提高社区抗灾能力,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往往是风险灾害的直接面对者和承受者。此次疫情中,Y社区作为典型的敞开式老旧小区,本身情况复杂,又有多名居民感染新冠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践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国家一直十分重视社区治理,而此次疫情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指向社区韧性。社区韧性强调社区抗灾能力建设,倡导长期、可持续的社区治理。社区韧性可以为社区行动提供“切入点”,提高社区抗灾能力,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往往是风险灾害的直接面对者和承受者。此次疫情中,Y社区作为典型的敞开式老旧小区,本身情况复杂,又有多名居民感染新冠病毒,面临巨大灾难。在这样的情景下,Y社区为什么经历短暂的混乱之后,能够快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成功遏制疫情蔓延?探究Y社区成功抗疫背后的韧性因素是本文的重点。本文以武汉市Y社区为研究个案,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以社区韧性框架作为研究切入点,梳理Y社区疫前、疫中、疫后的治理行动,分析影响社区抗疫的韧性因素,探究其社区韧性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思考社会工作参与社区韧性实践的路径,为社区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提供新方向,为完善社区治理提供新思路。提升社区韧性是社区应对不确定风险的有效途径。社区韧性在Y社区疫情防控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帮助社区走出疫情,恢复常态化治理。其社区韧性蕴含在疫情前的创新治理行动、疫情中的防控行动和疫情解封后的常态化治理行动中。潜在韧性是社区抗疫的基础,即基于社区环境优化而具备的物理韧性、基于多方参与而具备的结构韧性和能力韧性、基于文化治理而具备的文化韧性。基于疫前治理行动的潜在韧性转化为抗疫优势,使得Y社区能够迅速行动,遏制疫情蔓延。疫前的潜在韧性和疫时的社区行动相结合,增强了社区韧性,即以居民需求为中心的物理韧性、网格化管理与多方协同合作相结合的结构韧性、快速学习和协调适应的能力韧性、居民认同感和工作者服务意识相互作用的文化韧性。疫情灾难提升了社区韧性,也暴露了Y社区在居民、社会工作者、社区方面的问题。社会工作具有参与社区韧性实践的专业优势,即理念契合的实践优势、链接资源的能力优势、目标契合的整合优势。本文以疫情为契机,思考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韧性实践的可能路径,即从能力韧性出发为社区抗灾能力提供专业指导,从结构韧性出发促进两类社工融合性发展,从文化韧性出发增强居民自主性。
其他文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开展农村工作的主力军,是落实党的惠农政策的执行者,是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习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实现组织振兴,乡村才能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战斗堡垒必须要建好,从而凝聚起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力量,共同投身乡村振兴的一线。因此,开展本文这项研究,对于如何建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土地财政在全国各地逐渐兴起,各地政府纷纷做起土地文章,通过出让国有土地获取城市发展的原始资本,短期内使得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在这种模式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极易引发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最终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地处粤北山区的广东省东源县为例,在借助公共财政
随着人口疾病谱逐步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慢性病呈快速蔓延趋势,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要求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做出相应变革。慢病签约服务正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践行,是保障维护慢病患者健康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微观层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增进医患信任关系;在宏观层面有利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的纵深发展,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当前阶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逐渐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城市和乡村的教学活动也渐渐出现数字鸿沟。在2020年春季的“停课不停学”政策号召下,教育部指导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活动。本研究从城市教师和乡镇教师在在线教学中的信息接受度比较出发,通过模型的构建和假设验证对比两类群体的差异并得出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参考了 TAM及其相关模
完整教育过程,情感是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高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情感意识和社会信念。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改变单一的教化方式,培养有情感的人。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在“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下难以顺利达成,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情感渗透法,将是促进学生积极活跃、全面发展的一个最佳选择。当前,情感渗透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如高中思政课教师情感渗透法的运用手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明确提出了“围绕议题,强化辨析”。新课标在第六部分实施建议环节指出:“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强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的结构化和序列化设计;同时,又指出“强化辨析,选择积极价值引领的学习路径”,使学生在分析、鉴别和价值冲突中思辨。因此,重视议题和辨析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信号,辨析式议题的创设和实施应该成为高中一线思想
问题解决能力是当代高中生由儿童向成人转变角色、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培养独立人格必需的一项基本技能。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已成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重要课题,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创设的以问题为依托的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国家对中小学校信息化水平和教师信息素养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旨在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深度改革,全方位提升基础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引导中小学校加强影视教育。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功能,提升育人水平,笔者进行了将纪录片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研究。首
高光谱图像分类作为高光谱图像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训练样本数量较少、数据维度过大等问题,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取得的分类效果往往不佳。人工神经网络被广泛认为是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由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及拟合能力,已成功应用在人脸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高光谱图像分类等众多领域。前馈神经网络通常是基于梯度算法来实现,然而,基于梯度的学习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训练误差收敛速度慢、训练时间
作为高等学校资源分配的核心要点之一,高校图书馆会对其学科建设、自身建设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而高校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情况对图书馆的影响力更是有着直接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分析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需求上,合理地分析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针对一流学科,为图书馆资源配置内容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本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节对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内容方法、与各国核心学科相关的文献资源分配研究情况进行了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