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外》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z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1888-1953)被公认为“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和美国严肃戏剧的奠基人,曾先后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193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戏剧史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家。他一生有近50部作品,悲剧作品贯穿了他整个创作生涯。他一直坚持探索普通人的命运及其精神世界,《天边外》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该剧创作于1918年,1920年搬上舞台,是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该剧不仅是其成名作,更为他赢得了第一个普利策奖,标志着他的创作生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一上演即受到了国内外很多研究者的关注。但现有的研究角度大多集中在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悲剧理论、原型理论、女性主义等方面,因此本论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为切入点,对该剧进行重新解读,从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此剧悲剧的成因。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被广泛用于文学批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健全的人格必须是这三部分的协调统一;如果这三种人格结构不能协调发展将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本论文旨在运用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理论分析剧中的三位主人公--露丝、安德鲁、罗伯特,探讨其各自人生悲剧产生的原因。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奥尼尔及其主要作品、《天边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第一章通过分析露丝的言行及心理,说明她是一个爱幻想,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的现状,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的人,是一个只靠“快乐原则”行事的女人,是一个受“本我”驱动的人。第二章分析精明、世故的机会主义者安德鲁。一方面,他受“自我”人格的主宰,他有能力在困境中调节自己,把握机会;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深深地迷失在“自我”之中,迷失在金钱之中。第三章分析剧本的主人公罗伯特,他是最具悲剧性的一个人物。他处处表现出“超我”的精神,是道德的化身。为了露丝和家人一味地牺牲自己的梦想,并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不愿意接受哥哥的帮助,一直在苦苦坚持。他虽然总是在牺牲自己,但始终没有得到命运的眷顾,带着未竟的天边外的梦想离开了人世。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悲剧产生的原因。露丝完全被“本我”操纵,安德鲁迷失在“自我”之中,罗伯特成了“超我”的囚徒。总的来说,他们的人格特征都是不健全的。三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们各自人生的悲剧,也导致了整个家庭的悲剧。结语指出该剧对现代人的启示。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很容易受一些不现实幻想的诱惑,从而使自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归属,无可避免地导致悲剧的发生。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拥有健康的人格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结合浙江省320国道嘉兴世贸花园路段再生项目,采用ANSYS有限元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理论计算与分析,研究得出:乳化沥青冷再生层铺筑完后,应保证足够的养生
讨论式教学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但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清晰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教师主导、学生主
网络拍卖是伴随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一种拍卖方式,与传统拍卖相比具有新的特征。本文从拍卖场所、拍卖时间、价格透明度、配套服务和定价方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网络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本研究考察语块使用与口译产出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200名英语专业四年级学生的汉英口译语料,研究发现:①语块(特别是正确语块)的使用与口译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语块
能够“相伴一生”的产品应该是什么样的?皮革产品以其结实、耐用、珍贵、使用越久越体现个人烙印的魅力及其材质特点,成为解答这一诉求的合宜载体。本研究旨在探究产品感性价值
思维模式对译文句式有着很大的影响。《红楼梦》的霍译与杨译极尽全力用西方思维模式给译文读者一个可读性强的文本。会话引语句的翻译以及译文语句主语的抽象化处理都凸显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除了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外,还须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使其语言和言语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习过程
不同的生存方式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形态,当文化形成的时候,就会约束各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这种关系存在于每个国家和民族中,这也必然影响了每个人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