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进入了一个快速城市化过程,这一过程既有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有城市活动、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变化。中心城区作为城市的中心地区,是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功能体现的焦点。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扩展和功能增多,中心城区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衰落与振兴,特别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交互作用的背景下,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已成为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是城市经济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纵观历史和国内外,曾出现不少次较有代表性的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变过程中,有相当一批当年辉煌一时的工业大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走向不景气,其中一些城市及时转型升级,重新走向辉煌,另有一些城市没能很好地完成转型升级,彻底走向没落。为什么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有成功和失败,原因何在?这可以从不同学术视角来进行分析。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是从经济学视角来分析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尽管中心城区转型升级也涉及人口流动与迁移、城市形态变化、社会构架重塑以及文化嬗变等内容,但核心是经济功能及产业调整。因此,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实质是剖析中心城区经济功能及产业调整问题。这一问题分析透彻了,也就找到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成功或失败的根本原因,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践活动。上海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城市功能不断提升、郊区新城建设已全面布局,空间结构调整、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和商务成本迅速上升,中心城区正面临着诸多竞争压力和挑战,其功能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基于城市化及城市经济的相关理论,分析现有的城市体系,研究国内外典型案例,进一步抽象到理论思考层面,开展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相关经济学研究,这对上海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对中心城区升级的内涵及其演进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城市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在城市化的每个阶段中,中心城区都起到主体和关键作用。城市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心城区发展转型的过程。本文从研究对象、内涵界定、阶段性特征、升级的衡量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心城区升级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深入探讨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一般机理:城市产业空间分工细化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是实施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根本前提,城市空间由于受到多种作用力的驱动而带来了不同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城市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其次,通过分析国外典型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揭示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本文在对德国柏林城市重建、挪威奥斯陆阿卡布吉滨水区改造、日本六本木新城再开发、香港中环cbd建成等经验中发现国外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得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先进开发理念与目标定位、产城深度融合与多元素有机结合、基于流动空间的功能升级导向、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与全面规划和基于多元主题协同的开发模式与机制。第三,基于经济学视角对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进行研究。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虽然涉及主要经济功能及其产业调整,但这是在一个极其特殊空间(城市核心区)中的经济功能及其产业调整,有其特殊的调整方式和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一般关系、中心城区功能与产业的演化过程得出了基于经济学视角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需要依据以下几点准则: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平衡发展,在路径依赖中找到创新点,中心城区转型升级要有机统一旧元素扬弃与新元素注入。本文通过数理模型深入分析了城市转型所带来的产业模式和产业更替,即城市转型推动制造业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转型会促进现代服务业企业向城市中心区域集聚,而现代服务业企业向中心区域集聚会推动城市转型的进行。第四,对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溢出效应和外部性进行分析。中心城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核心的地位,不同城市在转型升级中会采取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本文从调整型扩散、辐射型扩散和关联型扩散三大类论述了中心城区功能扩散的特点;并对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了功能性产业转移、“后台”型产业转移和“分叉型”产业转移三个角度的论述。并指出,中心城区作为连接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桥梁,其在网络节点的作用体现在连通性、流动性、控制性和中介性。第五,在前文的基础上运用动态经济学方法进一步充分论证城市转型对现代服务业影响的动态过程,得出了大型城市更加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中小城市大力加大城市转型力度的同时伴随着现代服务业规模的增加以及现代服务业规模扩大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等结论;随后选取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城市转型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上海国际大都市城市转型将有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并选取2004-2010年上海市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了城市转型对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博弈论分析揭示了参与开发的主体行为方式及其博弈过程以及应选择的开发模式和协作机制,对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意义。总之,本论文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中心城区转型升级,剖析中心城区经济功能及产业调整问题,具有视角创新的优点。同时,本文进一步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抽象到理论思考层面,归纳和梳理其中的共性,构建了中心城区转型升级的理论模型,在理论上颇有创新优势。但是,本论文仍有继续深化研究的空间。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仍具有诸多亟需认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从空间布局上讲,中心城区转型升级问题也是城市功能重塑的过程,需要从宏观经济和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总体把握。再者,如何从世界城市和全球产业链的网络节点角度研究中心城区的转型升级,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