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对液晶化学的不断深入,设计与合成全新类别的液晶化合物和液晶聚合物已经成为了主流研究方向。多臂液晶化合物是将多个液晶臂连接到中心原子或基团上的一种新型液晶材料,这类化合物的液晶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泛。以胆酸为中心的新型酯类液晶作为一种全新的液晶化合物有别于传统的棒状液晶,随着化合物末端端基、柔性链长度的变化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液晶相。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合成了多种长链酯类液晶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液晶化学的不断深入,设计与合成全新类别的液晶化合物和液晶聚合物已经成为了主流研究方向。多臂液晶化合物是将多个液晶臂连接到中心原子或基团上的一种新型液晶材料,这类化合物的液晶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泛。以胆酸为中心的新型酯类液晶作为一种全新的液晶化合物有别于传统的棒状液晶,随着化合物末端端基、柔性链长度的变化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液晶相。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设计合成了多种长链酯类液晶臂,通过酯化反应,将其与胆酸结合制备多臂酯类液晶大分子。同时,本文设计合成了以胆酸为中心的多臂液晶单体,将其引入到柔性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及环状聚甲基含氢硅氧烷中,制备系列聚合物。本论文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设计合成端基不同的酯类单酚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1)、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2)、4-氯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3)、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4)、4-硝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5),将其与己二酸反应制备五种端基不同、链长度相同的液晶臂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1)、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2)、4-氯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3)、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4)、4-硝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5),最后将液晶臂与胆酸中心相连制备三臂液晶化合物(C1-C5)及四臂液晶化合物(D1-D5)。结构分析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符合分子设计,利用DSC、POM对化合物的液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臂酯类液晶化合物D2、D4属于热致互变向列相液晶,升温时液晶相范围为45-83℃,降温时液晶相范围为90-113℃。四臂酯类液晶化合物D3、D5属于热致单变向列相液晶,D3升温时液晶相范围为45.8℃,D5降温时液晶相范围为64.7℃。四臂酯类化合物D1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均无液晶性。当多臂酯类液晶大分子的链长度相同,取代基不同时,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区间较为宽泛,供电子基团有利于液晶相的形成。当取代基均为供电子基团(或吸电子基团)时,基团的极性越大,液晶区间越为宽泛。其中,取代基为乙氧基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区间最为宽泛。第二部分设计合成端基为甲氧基的酯类单酚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对苯二酚单酚(A2),将其与丁二酸酐、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反应制备四种端基相同、链长度不同的液晶臂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丙酸(B6)、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戊酸(B2)、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庚酸(B7)、4-甲氧基苯甲酰氧基-4-苯氧甲酰基壬酸(B8),最后将液晶臂与胆酸中心相连制备三臂液晶化合物(C2、C6-C8)及四臂液晶化合物(D2、D6-D8)。结构分析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符合分子设计,利用DSC、POM对化合物的液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四臂酯类液晶化合物D2、D7、D8属于热致互变向列相液晶,升温时液晶相范围为51-83℃,降温时液晶相范围为90-110℃。四臂酯类化合物D6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均无液晶性。当多臂酯类液晶大分子的端基相同,链长度不同时,链长度越长,越有利于液晶相的形成,液晶区间越为宽泛。第三部分设计合成以胆酸为中心的多臂液晶单体MD,将其与聚甲基含氢硅氧烷及环状聚甲基含氢硅氧烷进行侧链接枝共聚,合成了系列聚合物PL、PH。结构分析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符合分子设计,利用DSC、POM对化合物的液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单体MD为热致互变向列相液晶,升温时液晶相范围为31.6℃,降温时液晶相范围为72.8℃。聚合物PL系列属于热致互变向列相液晶,升温时液晶相范围为31-47℃,降温时液晶相范围为62-89℃。聚合物PH系列在升温降温过程中均无液晶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永磁体在技术进步和创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被广泛使用的永磁材料是烧结NdFeB永磁体,其以优异的磁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但是稀土金属开采过量,价格昂贵,且开采过程污染环境的问题使其产量受限,让学者们不得不寻找替代品。在潜在的不含稀土磁性材料中,MnGa二元合金凭借其潜在的优异磁性能成为一个较好的选择,其特点是矫顽力高,制备工艺简单,还能够同软磁材料复合,兼具软硬
铂是一种重要的贵金属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铂族金属消费国,但国内铂族金属的资源匮乏,远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因此提高铂族金属的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离心重选是常用于贵金属分选的选矿工艺,尼尔森选矿机是一种典型的离心重选设备,在铂族金属选矿领域被广泛使用。尼尔森选矿机临界粒度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此研究基于斯托克斯沉降公式,结合尼尔森选矿机的操作参数研究了尼尔森选矿机的临界可回收粒度模型,提出了
电力电气应用的高性能化及尺寸小型化要求迫切地需要使用具有高饱和磁感应强度(Bs)的软磁材料作为磁芯。目前广泛研究和应用的Fe基非晶虽然具有较高Bs和优异的软磁性能,但在高频中使用性能较差。将非晶晶化后,形成的非晶/纳米晶软磁复合材料可兼具有Fe基非晶的高Bs,也可以在高频的条件下使用,且高温稳定性也将大为提高,成为软磁材料家族的新成员。强磁场可有效的控制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改善合金的晶化组织和软磁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按照原平市政府要求,提升公司经济效益,中电投山西铝业有限公司拟利用焙烧炉烟气余热及自备电厂富余蒸汽向原平市供热。本文从热力学角度入手,分析不同温度水平烟气的品位;并给出烟气余热利用的总体原则;最后根据“按质用能,梯级利用”的原则,运用热力学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温度水平下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式予以集中阐述,从宏观上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针对原平市供暖需求及本项目
拜耳法是现代氧化铝生产工艺中广泛应用的生产方法。其中,铝酸钠溶液贯穿氧化铝生产过程的始终,其各组分浓度及性质对氧化铝生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冶金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铝酸钠溶液在线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传统的电导率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折光率模型,通过研究溶液电导率及折光率与溶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建立电导-折光模型(CRF),从而实现铝酸钠溶液苛碱浓度和分子比的自动在线检测,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因能源和资源的不断匮乏,提高了钢铁工业开发传统钢铁材料的性能潜力的要求,开发具有优良强韧性的高强度钢材成为钢铁领域的研究新方向。超细晶材料(亚微米晶和纳米晶)已经从科学和工业界取得了显著的重要性。而深冷轧制(Cryorolling,CR)技术是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一种制备超细晶粒金属板材的冷加工新方法,该技术是通过对常规热轧(或冷轧)材料在液氮低温的条件下进行多道次轧制,抑制轧制过程中的动态回复并保
气基竖炉直接还原工艺凭借其能耗低、环境负荷小、产品质量高等优势,成为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直接还原工艺。依托我国丰富的煤资源,发展基于煤制气的气基竖炉直接还原-电炉工艺是我国钢铁工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作为整体工艺的核心,气基竖炉的顺利高效生产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炉型参数、炉内温度分布、流场、炉料运动规律等。为此,本文采用CFD和DEM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气基竖炉内还原过程、冷却过程、炉
Cu-Ag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和优良的变形性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非破坏性高强磁体线圈绕组材料。为了减小高强磁体绕组加载数千千安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和洛伦兹力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要求线圈绕组导线材料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合金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取决于其微观组织,热处理是合金微观组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采用多阶段时效热处理方法调控Cu-6wt%Ag合金微观组织,研究和揭示多阶段时效热处理工艺对Cu-
由于Ag纳米粒子具有高导电性和导热性、优异的抗菌性、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除了一般纳米材料拥有的性能外,Ag纳米粒子还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能。进一步了解Ag纳米团簇的性质,探索其更多的应用价值,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基于嵌入原子势模型的分子动力学方法对具有二十面体结构粒径小于3.5nm的Ag纳米小团簇以及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粒径大于3.5nm的
双相钢优异的综合性能使其契合于汽车工业向节能、环保、安全、美观的发展方向,因而在汽车面板、车轮、大梁、底盘等结构件中获得广泛应用。现已实现商业化的双相钢中,冷轧和热处理双相钢占据比例较大,热轧双相钢占据比例极小且最高强度等级较低,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组织性能不稳定,可控性较差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整控轧控冷工艺参数,摸索600MPa级热轧双相钢生产工艺窗口,以实现可控性、稳定化生产。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