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养老兼具文化传统和现实需要,中国现代社会的养老方式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1970年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改变了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形成了大量的独生子女群体;另一方面使我国的家庭结构逐渐转向小型化和核心化。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青年由农村向城市、由中小型城市向大城市转变的背景下,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更早步入“空巢”阶段,在本就更为脆弱的家庭养老基础之上,带来了更为严峻的养老风险。研究居住分离背景下,独生子女居住距离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对于了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现状和提高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基于反馈论、需求层次理论和空间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调查(CLASS),首先对不同居住距离下独生子女父母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建立了3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居住距离对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分年龄、城乡和子女性别对居住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各类居住距离对独生子女父母获得的经济支持无显著性影响;对生活照料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且随着居住距离的增大,消极影响逐渐增强,子女住在境外的父母获得的生活照料最少;对精神慰藉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精神慰藉随居住距离呈现正“U”型趋势,子女居住在同省不同市时获得的精神慰藉最少。(2)父母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水平,子女的性别、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代际间的亲密程度、是否提供代际帮助,社区的城乡性质和是否有相关活动设施也会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获得。(3)居住距离的影响存在年龄、城乡和子女性别的异质性。居住距离对中高龄、农村父母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消极影响更大,对独生女父母生活照料的消极影响更大,对独生子父母精神慰藉的影响更大。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择年满16周岁独生子女的60岁以上老年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更具特殊性和针对性;在居住分离的基础上,着重对空间距离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探讨了不同的居住距离对家庭养老的全部内容即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影响;选用CLASS数据,比局部地区数据更能反映问题的普遍性。
本文基于反馈论、需求层次理论和空间理论,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调查(CLASS),首先对不同居住距离下独生子女父母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状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其次建立了3个有序logistic模型,分别探究了不同居住距离对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分年龄、城乡和子女性别对居住距离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各类居住距离对独生子女父母获得的经济支持无显著性影响;对生活照料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且随着居住距离的增大,消极影响逐渐增强,子女住在境外的父母获得的生活照料最少;对精神慰藉有显著的消极影响,精神慰藉随居住距离呈现正“U”型趋势,子女居住在同省不同市时获得的精神慰藉最少。(2)父母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水平,子女的性别、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代际间的亲密程度、是否提供代际帮助,社区的城乡性质和是否有相关活动设施也会影响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养老获得。(3)居住距离的影响存在年龄、城乡和子女性别的异质性。居住距离对中高龄、农村父母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消极影响更大,对独生女父母生活照料的消极影响更大,对独生子父母精神慰藉的影响更大。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选择年满16周岁独生子女的60岁以上老年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更具特殊性和针对性;在居住分离的基础上,着重对空间距离进行更为详细的划分,探讨了不同的居住距离对家庭养老的全部内容即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影响;选用CLASS数据,比局部地区数据更能反映问题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