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各组数据比较分析,探讨奥氮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的影响,并进行量化比较,从而为临床调整抗精神病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广济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2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验需求分为6组,分别为奥氮平10mg组(30例)、奥氮平15mg组(36例)、奥氮平20mg组(40例)、利培酮3mg组(35例)、利培酮4mg组(45例)、空白组(35例)。总疗程为3个月。通过各组数据分析,比较观察血清学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电图(心律失常、ST-T异常,QT间期延长);心脏彩色多普勒(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等检查结果。结果:1.血清学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比较:奥氮平10mg组、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高于利培酮3mg组、利培酮4mg组、空白组;奥氮平20mg组高于奥氮平1O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比较:奥氮平10mg组、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10mg组、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高于利培酮3mg组、利培酮4mg组、空白组;奥氮平20mg组亦高于奥氮平1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学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与磷酸肌酸激酶(CK)比值、血清学肌钙蛋白I(cTnI)比较:6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心电图比较:奥氮平10mg组、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利培酮3mg组、利培酮4mg组、空白组;奥氮平20mg组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奥氮平10mg组;利培酮3mg组、利培酮4mg组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比较:奥氮平1Omg组、奥氮平15mg组、奥氮平20mg组、利培酮3mg组、利培酮4mg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20mg组与奥氮平1Omg组、利培酮3mg、利培酮4mg组、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和利培酮这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上都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奥氮平对患者血清学中AST、LDH、NT-proBNP、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均有影响,且随着奥氮平的剂量增加对心血管安全性的影响增大。利培酮对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亦有影响。相比之下,奥氮平比利培酮对心血管的影响较大。故临床应准确把握给药剂量与疗程,坚持合理用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对于心血管风险较大的患者,不建议大剂量使用奥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