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重金属具有毒性,因而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Fe3+、Co2+、Pb2+即使在非常低的浓度水平下也对人体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重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具有毒性,因而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巨大威胁。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Fe3+、Co2+、Pb2+即使在非常低的浓度水平下也对人体和环境有极大的危害。重金属离子会富集在动植物中,并且通过食物链传递至高级生物体内。重金属离子会长期累积在人体器官中,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目前,常规检测金属离子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传统指示剂等。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型的仪器和复杂的前处理工作,而且或多或少的具有检测时间长、成本高、选择性和灵敏度较差的缺点。因此,设计开发一种用于现场快速即时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流体系统,也称微全分析系统(μ-TAS)或芯片实验室(LOC),在各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传统技术相比,微流体系统具有快速,高通量,小型化,自动化和并行处理的优点。而在传感系统中,当传感系统小型化时会出现检测问题。分析量的减少意味着检测量的减少,这会使检测变得困难。灵敏度和在微观尺寸下的测量方法是影响微流体检测装置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构建灵敏性高的便携式系统时,我们考虑将相应的光学传感器耦合并集成到微流体装置中。将量子点微凝胶组装成小型的检测器,来开发基于微流体技术的便携式设备。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子点微凝胶的微流控检测芯片。首先对芯片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设计不同尺寸的通道和微柱,通过CFD-ACE软件进行流体的模拟运算,进一步调整量子点凝胶形成的几何结构与条件。最终选择微柱半径为100μm,微柱间距为550μm,流速为5 m L/min时,通过简单地灌注和抽取操作可以使量子点凝胶前体实现在芯片中的图形化,而后经过1 min紫外固化,则可以在芯片中成功制备量子点微凝胶阵列。之后合成了3种特异性检测重金属离子的量子点。并采用紫外-吸收可见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分别对其物理和化学特征进行了表征,探究了其特异性,浓度响应以及检测限。Pb2+检测量子点使用的是以谷胱甘肽封端的镉化碲量子点,其吸收带在350nm处,检出限为13.14 n M。Cu2+检测量子点使用的是以3-巯基丙酸封端的Cd Te/Zn S量子点,其吸收带在425 nm处,检出限为15.20 n M。Co2+检测量子点使用的是S量子点,其吸收带在325 nm处,检出限为81.88 n M。Fe3+检测量子点选取实验室存储的碳量子点,其吸收带在375 nm处,检出限为93.30 n M。之后基于微流控层流技术设计了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离子的微流控芯片,其由中心的样品灌注区(管道宽度200μm)和四周的4个检测腔室组成(宽8000μm,长20000μm),腔室中分布微柱阵列(半径100μm,间距550μm),高度均为100μm。并在其中构建多个微凝胶阵列,并对每种量子点微凝胶进行干扰试验,证明了凝胶成分对量子点的性能几乎没有影响。同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探究,其失水后具有足够的空间吸取样品溶液并与其中待检测物充分反应。除此之外,将芯片用于湖水,土壤和蔬菜表面三种实际样品检测,对检测区进行拍照并记录荧光强度变化,量子点微凝胶淬灭后亮度降低至原始亮度的40%以下,变化肉眼可见。结果证明所构建的微流控芯片可以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4种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快速检测。
其他文献
太湖是我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近年来太湖藻华爆发,氮磷等营养元素污染负荷大量增加,正确认识DOM的光化学降解特性与湖泊污染的响应问题是当今湖泊污染治理的关键问题。本研
目前,我国虽然有现行规范对单级加筋土挡墙的设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主要根据重力式加筋土挡墙设计方法进行对加筋土挡墙进行设计,并且对挡墙中筋—土复合结构的内部作用的
认证密钥交换协议(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AKE)是网络安全中最为核心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在公开的不安全的网络中建立会话密钥,然后在后续的通信中使用已建立的会话密钥来保护通信数据不会被窃听或恶意修改。传统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都是基于较强的安全性假设,没有考虑攻击者可以获得参与方的内部秘密信息(如私钥、临时随机数)。然而在现实情况下,攻击者可以通过侧信道攻击检测并分析密码系
锌-空气电池作为最具有潜力解决能源危机的发电技术,因其高效、无污染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阴极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是一个动力学缓慢的四电子转移过程,具有很高的过电势,所以,要使用大量的Pt基催化剂来加速这一过程,而Pt储量少、成本高、易毒化、稳定性差、选择性单一等缺点严重制约了商业化发展。因此,开发高ORR性能、长期稳定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或非
目的:观察补充重组球形脂联素对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睾丸组织中自噬和内质网应激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球形脂联素是否通过调节自噬和内质网应激水平对糖尿病小鼠睾丸产生保护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组,n=8)和糖尿病造模组(n=40)。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共24只小鼠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糖尿病脂联
聚偏氟乙烯(PVDF)及其共聚物凭借优异的铁电特性、生物兼容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在众多有机聚合物材料中脱颖而出,被广泛用于传感器、存储器等领域。为测试并提高由PVDF及其共聚物制备的器件的性能,对相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质进行实验探究是必要的。本文首先探究了利用旋涂法制备P(VDF-TrFE)的工艺,得出由浓度为2.5 wt%的P(VDF-TrFE)溶液旋涂制备的薄膜的厚度与转速的关系,并测试薄膜的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可以引起犊牛肺炎、关节炎,成年母牛乳腺炎等疾病,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牛支原体主要通过膜蛋白的黏附作用进而定殖于宿主细胞,并通过代谢产物造成宿主细胞损伤和死亡。目前已知的24Ku、pMB67、P26等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已经得到证实,但是仍有许多脂蛋白未被发现。关于牛支原体P59蛋白及其功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编码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筋材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抗疲劳、耐腐蚀、电磁绝缘等优点,已逐渐成为土木、水利以及交通等领域相
固-液复合润滑技术是通过利用固体润滑材料与液体润滑材料间的协同效应,来提高润滑效果,改善极端工况下摩擦磨损的一种重要手段。类金刚石碳基薄膜(diamond-like carbon films,DLC films)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低、耐磨性好、化学稳定性等优点,被认为是固体润滑膜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由于DLC薄膜的表面能低、化学惰性大,使其难以与传统添加剂发生反应。金属掺杂可以提高DLC薄膜表面
核电作为清洁、安全的新能源,是目前最有可能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核阀泄漏造成严重事故,这些事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给地球带来巨大的灾难。针对核级阀门很难通过实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