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维持区域稳定性和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该国际组织在中国举办了两次会议,第一次的举办时间是在2001年,另一次是在2014年。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美国两位总统乔治?布什和巴拉克?奥巴马分别在第9届和第22届两次APEC会议上的演讲做了比较研究,找出两篇演讲中主要语言特征的异同点,并了解他们是怎样使演讲达到理想效果以及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发表的演讲。本文以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型和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作为理论基础。该论文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数据库AntConc3.4.3作为定量研究的工具。通过对比分析两篇演讲的话语,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描述阶段运用了韩礼德的三种元功能来分析语言特征。在概念功能方面,美国总统倾向于多次使用同一个单词,突出演讲的重点。在及物性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过程类型,百分比分别是49%,34%和10%。在人际功能方面,作者发现,尽管布什的演讲字数更少,但是由于一些特定的原因,对情态动词will和must的使用反而比奥巴马多。两篇演讲中,都使用了较多的包含性人称代词we/our,从而建立统一和显示等同。不同的是,布什为了划清与恐怖组织之间的界限,使用了更多的排他性人称代词they/their。两篇演讲都使用了平行结构,这是因为平行结构的使用可以使演讲更吸引人和更具有说服力。在文本功能方面,使用标记主题突显时间或其它。连词的正确使用可以使演讲连贯,内容紧凑。第二,阐释阶段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内容、对象、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的连接作用。通过对上述四个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的理解两位总统怎样通过演讲传递他们的真实意图。第三,解释阶段通过对社会历史背景和权力关系的分析,作者发现,特定的背景塑造并产生特定的演讲,美国总统的演讲内容包含了权力关系,即权力寓于演讲之中。作者通过对其话语的研究还发现,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综合国力的上升,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基于费尔克劳夫的三维分析模型和韩礼德的功能语法,对两篇政治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揭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上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培养人们对于政治语篇的批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证实了批评话语分析在揭开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关系的神秘面纱之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