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明增加机插苗数和减施分蘖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超优1000和Y两优1173为材料,在基肥施用纯氮180 k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明增加机插苗数和减施分蘖氮肥对超级稻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超优1000和Y两优1173为材料,在基肥施用纯氮180 kg/hm~2条件下,设置每穴3苗(D1)和每穴5苗(D2)2个机插苗数处理,分蘖氮肥施用纯氮0 kg/hm~2(N1)、45 kg/hm~2(N2)和90 kg/hm~2(N3)3个分蘖肥施氮量处理,分析了増苗减氮对机插超级稻产量、品质、抗倒伏特性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理增加机插苗数配套适量分蘖减氮具有较多的有效穗数、良好的光合特性和物质积累特性而实现超级稻高产。增加机插苗数显著增加超级稻的有效穗数,超优1000和Y两优1173早晚季平均增产5.89%和8.75%。增加机插苗数和分蘖减氮均显著降低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每穴5苗处理下分蘖减氮提高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光合作用能力。每穴5苗且不施加分蘖肥处理具有较高有效穗数、齐穗期和成熟期净光合速率、齐穗-成熟期群体生长率,并获得较高产量和优良米质,其中,超优1000早、晚季产量分别为8.40和7.77 t/hm~2,Y两优1173早、晚季产量分别为8.87和7.92 t/hm~2。2增加机插苗数和减施分蘖氮肥有利于提高超级稻茎秆抗倒伏能力。减施分蘖氮肥提高了超优1000和Y两优1173早季基部第二节间的抗折力;就从机插苗数和施分蘖氮肥量交互作用来看,2个超级稻的早、晚季的倒伏指数均在D2N3处理下达最高,在于其基部第二节间抗折力相对较低;适当增加机插苗数并减施分蘖氮肥可以促进基部第二节间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酪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提高,利于合成木质素,同时该处理下基部第二节间纤维素含量相对较高。3机插苗数和分蘖氮肥施量对超优1000和Y两优1173氮肥利用具有显著影响。D2N1处理的氮素干物质生产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增加机插苗数提高了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率,减施分蘖氮肥提高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超优1000和Y两优1173在D1N2处理下成熟期叶片具有较高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综合分析,在基肥施用纯氮180 kg/hm~2条件下,采用机插苗数每穴5苗结合0kg/hm~2分蘖氮肥利于促进大穗型超级稻的有效穗数增加,改良光合生理、抗倒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进而协同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他文献
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PRRS)是一种在猪身上发生的烈性传染病,我国将它划分至一类传染病,患病母猪主要导致死胎、流产、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病原为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
大豆起源于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蛋白和脂肪来源。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大豆叶型性状是大豆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叶型相关性状是典型的数量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甲型反转录病毒属的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或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RSV)引起的。近十多年来,AL在我国不断蔓
能源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都在迫切的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众多新型可再生能源当中,氢能由于具有极高的质量比能量密度,反应过程无毒无污染,转化效率
高秆野生稻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体内含有大量栽培稻不具备的抗性等优异基因,是水稻育种的宝贵资源。然而,高秆野生稻属异源多倍体,染色体组为CCDD,与AA组栽培稻亲缘关系较
“中国制造2025”宏伟的制造业蓝图早在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中,就被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率先阐述出来。而后,我国制造业提快步伐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现。在这宏伟蓝图的大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制造业领域竞争日益加剧。这对中小型的制造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面临经济压力的同时,制造企业也在不断尝试各种方式去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中小型
目的:观察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在急性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阶段的作用;探讨脑卒中炎症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6例急性中重度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第1、3、7天外周静脉血;入选20名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入组同时收集外周静脉血。使用密度梯度法离心分离PBMC;Western blot检测单核细胞内CARD9表达水平及NF-kB亚基活性(p-p65/p65水平);RT-PCR检测单核细
在台湾与中国大陆密切的贸易关系下,中国大陆在对外贸易政策及竞争力方面的一举一动对台湾均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研究动机方面,中国大陆在经济与贸易的崛起和竞争力的提升,对
输电塔结构作为输电线路中重要的支撑结构,其构件的稳定性设计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于输电塔在正常服役期内各构件的稳定性问题已形成相关的设计规范。然而,针对输电塔结构处于存在落石危害地区,落石导致其构件的承载能力减损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因此,本论文以输电线路中典型耐张塔结构的关键角钢构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冲击能量下角钢薄弱点的变形响应以及冲击受损后角钢的承载能力减损情况,并建立变形与剩余承
γ-聚谷氨酸(γ-PGA)是由微生物合成的一种胞外高聚物。它由谷氨酸单体通过γ-谷氨酰胺键聚合而成的一类均聚氨基酸,具有吸水性强、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强、无毒等优良特性,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