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物理必修1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hujie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0年微课进入学科教学开始,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程的研究每年呈递增趋势,但微课程在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和物理微课程的开发环节仍比较薄弱,微课程的理论发展和微课程在物理学科中的实践研究相脱节。本研究以探索微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应用的有效方法为目的,把在教学中的主体和起主导作用的学生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寻找物理微课程内容的确定原则;通过在不同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上同一教学内容的授课模式以及课堂定时训练成绩的数据分析,探究概念型微课、规律型微课、习题型微课等不同类型的微课程,应放在学生学习中的哪个环节更有效,以及引入微课后,物理课堂教学的环节应做哪些相应的调节,才能让微课更好地发挥作用。实践研究表明:学生需求度高的微课内容主要集中在物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包括概念、规律和习题题型等方面,这些内容与大多数老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选择的内容一致。对于简单易懂的概念、规律和习题题型无需制作成微课,由于这类微课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体现微课的作用,无制作的意义。制作好微课后,不同难度及不同类型的微课应放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对于相对简单的概念、规律型微课,放于课前作为预习辅导与放于课堂作为讲解辅导的学习效果相当,而对于相对较难的概念、规律型微课,放于课前作为预习辅导,课堂上强化巩固的方式比放于课堂作为讲解辅导的学习效果更好。对于习题型微课,放于课前作为预习辅导的学习效果明显优于放于课堂作为讲解辅导的学习效果。无论难易程度或何种课型的微课,都不适合放于课后,尤其是相对简单的内容,放于课后的学习效果较差。引入微课后,物理课堂教学的环节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从学习时间的耗费及学习效果两个因素共同考虑,无论哪种课型的微课,无论难易程度,采用将微课内容放于课前预习,课堂上强化巩固的方式最值得采纳,虽然对传送带模型、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等难度较大的微课内容,在实行课前预习,课堂上重复讲解的方式,学习效果最好,但在时间上耗费了更多。本研究的对象,是双流中学实验班的学生,其物理基础属中等水平,研究者是一线教师,其研究成果容易被复制和推广,可以成为微课实践研究的实践素材,希望能为广大高中一线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根据其所扮演的角色而产生的一种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责任态度以及责任情感体验,并体现在其责任实践中的一
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体化的趋势,全球经济逐步走向成熟,对外贸易也成为了国家竞争的焦点。与其他融资形式相比,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较低,且受益明显,资本占用率少,是
市政道路工程造价,即市政道路工程的建造价格,是指建设一项市政道路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即该工程项目有计划的进行固定资产在生产和形成相应的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中的创新实践。要从科学社会主义进入21世纪伟大历史创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历史任务、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发展重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当前,频发的社会安全事件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安机关面临的维稳压力与日俱增,如何识别、评估、监测、预警、控制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因子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维稳工作,预防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加强社会安全事件风险评估的研究,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安全事件风险评估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研究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为导向,详细研读和汇总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本文主要以泉州地区输变电工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特性,并通过监测,分析泉州部分地区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水平现状,测量结果表明,所测量的输变电工程的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