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小企业发展困境研究——以北京X公司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小企业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小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企业创业的初期,创业者的资源,尤其是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初期发展的顺利,会导致企业扩大规模,但小企业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在组织规模扩大时,自身可利用资源(包括资金、人力、社会资本等)往往无法满足扩张,其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小企业也更容易陷入困境。   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一家从事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的小企业-X公司,在初期发展顺利而继续扩张时却惨遭失败的案例研究,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的分析视角探讨其初期创业、发展成功及后期再次扩大规模失败的原因,来展示当代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及其面临的困境。首先,笔者结合有关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理论,对目标企业-X公司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创业期、扩张期,再次扩张期),对X公司早期创业成功和继续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及最终失败进行了解析。最后研究得出:   小企业创业初期作为关键的行动者创业者能够采取行动将人力资本与社会网络、社会资本进行成功转化,为己所用,实现创业与初步的发展。但在创业后期的发展中,基于互惠及信任下的结构性社会资本往往会因企业自身的不守规则、规范,挑战社会制度的底线进而导致小企业赖以生存的结构社会资本断裂,导致企业发展最终失败。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在小企业初期成功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所以本文是对社会资本理论的一次有力的案例验证。另外,笔者认为:针对某些特定教育培训企业,如本文的研究对象X公司因自身发展能力差加之单一的项目发展模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炮制一种似乎满足客户的假象“需求”,在市场中不能满足客户的真正需求,而真正的市场需求由于受到刚性制度的限制无法实现。这也说明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对一些特定行业的发展存在局限性,这也是本文的贡献之处。
其他文献
教育机会的分配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而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存量。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不仅依靠自致因素,同时也
福利文化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福利实践,又反作用于人类的社会福利行动,与福利制度存在内在互动机制。在社会福利模式差异的比较中,福利文化是“形塑”社会福利模式多样性的重要
学位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医疗保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医疗保障制度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大多数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区改造。为了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大量城市居民被迫从城市中心区迁往城市边缘区或郊外。对于动迁居民来说,从城市的中心城区迁
本研究将大学生视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从大学生主体主观的角度,以教学培养制度为框架,考察现行教学培养制度中学生自主性的状况。   首先考察大学生对现行教学培养制度自主性的
“乡土社会”是描述中国农村地域社会的本土性概念,以其礼俗、差序等特性长期稳定运行,影响着农村世界的人们和地区发展。而城镇化发展亦是城市化的本土性发展方式,包括城镇人口
社区矫正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刑罚执行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监禁刑的封闭性,将罪犯置于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对其进行矫治。社区矫正注重对罪犯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