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子是一切生命之源,也是各国之间品种交流的重要媒介,同时又是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的主要载体。种子携带真菌数量大、种类多,一旦引入新的病害,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并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后患无穷。为此,作者对入境植物种子携带的真菌进行了调查和分类研究,明确我国入境植物种子携带真菌的种类,以便为控制入境种传病害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从全国各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包括辽宁、山东、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集包括花卉、蔬菜、粮食作物等67种植物种子样品共计161份,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
对采集的种子样品采用滤纸保湿培养法或分离培养检验法分离,获得1028个菌株,根据其形态共鉴定出36属61种真菌,包括1个我国潜在危险性病菌和2个未定种。
其中接合菌4属4种,包括小克银汉霉属(Cunninghamella)、毛霉属(Mucor)、根霉属(Rhizopus)、共头霉属(Syncephalastrum)。子囊菌5属10种,包括毛壳属(Chaetomium)、裸孢壳属(Emericella)、散囊菌属(Eurotium)、小丛壳属(Glomerella)、梭孢壳属(Thielavia)。无性型真菌27属47种,包括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节菱孢属(Arthrinium)、平脐蠕孢属(BiPolaris)、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属(Cladosporium)、弯孢属(Curvularia)、柱孢属(Cylindrocarpon)、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附球霉属(Epicoccum)、镰孢菌属(Fusarium)、加氏菌属(Gabarnaudia)、厚壁孔孢属(Gilmaniella)、粘帚霉属(Gliocladium)、哈氏菌属(Harzia)、黑孢属(Nigrospora)、丝葚霉属(Papulaspora)、青霉菌属(Penicillium)、黑团孢属(Periconia)、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茎点霉属(Phom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帚霉属(Scopulariopsis)、匍柄霉属(Stemphlium)、木霉属(Trichoderma)、聚端孢属(Trichoderma)、细基格孢属(Ulocladium)。未定种2个,为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sp.)、镰孢菌属(Fusarium sp.)。
本文对每种真菌均作了形态描述,附有显微照片,对某些相似属、种进行了简要的比较与讨论。
对不同分离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分离培养检验法获得入境植物种子上真菌的分离频率低于滤纸保湿培养法,这是因为种子表面消毒杀死了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真菌。研究中检出的茎点霉豆类变种(Phoma medicaginis Malbr.& Roum.var.pinodella)为我国潜在危险性病菌,该菌分布广泛且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