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黄海底质分布特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artman81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地球化学、粒度分级、多元统计等方法,对鸭绿江河口及近岸海域9个站位、北黄海42个站位样品的全样和粒度子样(<8μm、8-30μm、30-63μm和>63μm)进行分析,以探讨鸭绿江端元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黄海底质分布特征的影响。分析显示:样品前处理(去除有机质和生物碳酸盐岩)对鸭绿江沉积物粒度特征影响较大,对元素组成特征影响较小。鸭绿江表层沉积物常量元素组成以高K2O含量为显著特征,且在各个粒级内分布较为相近;Al2O3、Fe2O3、MgO、MnO、TiO2、P2O5六种常量元素在<8μm粒级内含量最高,元素含量有随着粒级减小而增加的趋势;CaO、Na2O两种元素在<8μm粒级内含量最低,在粗粉砂和砂粒级内含量高。鸭绿江四个粒级样品中元素含量在8-30μm粒级内差异性最小,8-30μm粒级内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最有可能代表鸭绿江端元沉积物特征。CIA(化学蚀变指数)显示从鸭绿江河口到大洋河河口,沉积物风化程度先升高再降低,其中>63μm、30-63μm和8-30μm三个粒级内沉积物的风化程度相近,显著低于<8μm粒级内沉积物的风化程度。通过主因子分析,提取出两种控制元素分布的因子,贡献累积方差达87.22%,分析显示鸭绿江河口沉积物中元素分布主要受风化作用强度和生物化学自生作用影响。随着粒级减小,鸭绿江河口每个粒级样品内稀土元素含量先增加再减少,在8-30μm粒级内含量最高。在>63μm粒级内呈正铕异常,在其它三个粒级内为中等程度的负异常,铈几乎未显示异常。北黄海表层样中不同常量元素在粒级间分布差异性较大,相关分析显示,样品经粒度分级后,粒度控制效应对元素分布的影响极大减弱,物源输入、风化强度等控制因素加强,聚类分析显示,随粒级减小样品聚类数也减少,表明沉积物分布的受控因素随粒级减小而逐渐减少。以K2O和TiO2作为指示元素,很好地识别出了鸭绿江和黄河物质的分布范围,同时也证实了黄海暖流的存在对沉积物东西向的运输产生了影响,其中在>63μm、30-63μm和8-30μm三个粒级中元素指示作用良好,<8μm粒级沉积物多随表层流搬运,沉积物混合作用较强,在研究区内物源指示作用不甚理想。随着粒级的减小,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先增加再减少,且在30-63μm粒级内含量最高。大于63μm粒级沉积物中δEu值变化较大,甚至部分站位显示正铕异常,其它三个粒级显示较为明显的负铕异常,四个粒级几乎未显示铈异常。大于63μm、30-63μm和8-30μm三个粒级中,稀土元素含量表现出东北高西南低,且在稀土元素含量高值区表现出负铕异常,而在低值区表现出正铕异常,稀土元素总量与铕异常呈显著的负相关,此外,这三个粒级中REE的分布具有良好的物源指示作用,北黄海东北部海域主要物源区为鸭绿江输入物质,西部海域受黄河输入物质影响较大,中部海域受鸭绿江、黄河、暖流携带物质共同影响,小于8μm粒级沉积物物源指示作用同样不明显。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我国应急救灾系统在应急服务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移动位置服务技术(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52例进行
产业集群是开发区生命力的源泉。开发区多产业集聚,即集合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各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带动作用。然而,在一些开发区仍然存在着产业集群中
走航式拖曳多参数剖面测量系统(MVP)是一种集成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的海洋调查设备。它能对海洋多要素进行同时观测并获得高水平空间分辨率的数据资料,成为近年来发展较为快
<正>在北京市社会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下、北京市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组织实施的2014年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北京社区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培训,经过近三个月共八期的组织培训,对八
在国家大力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大背景下,对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概念进行了解析,并以系统论为视角讨论了城乡医院帮扶机制的构建理论,提出了由七要素所构成的城乡医院帮扶
当前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往往仅对人口总量进行分析和预测,没有对人口年龄结构及人口文化素质等进行分析预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运用人口普查等信息,采用人口动态模拟的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门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需要。因此,建构生活化的课堂,是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那么,
目的对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以及随访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此次调查研究主要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3231例新生儿为对象,
为了有效预防、治疗蜂幼虫腐臭病,养蜂人会在蜂箱上涂抹氯霉素类药物。然而这类药物不当使用,可能会在蜂蜜中留下氯霉素的残留物,直接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严重者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因此,建立高效、准确的分析方法检测蜂蜜中的氯霉素残留量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液相微萃取前处理技术检测蜂蜜样品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方法。1.采用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