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就业是事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民生问题。当人们有稳定的工作时,生活幸福感就会提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良好的就业让人们有收入渠道,刺激消费使得国家经济充满活力。当经济形势良好时,社会的就业岗位和渠道就会增多。所以,劳动者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作用的,在世界上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也是各个国家一贯采用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改变以往重速度进入重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放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事关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民生问题。当人们有稳定的工作时,生活幸福感就会提升,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且良好的就业让人们有收入渠道,刺激消费使得国家经济充满活力。当经济形势良好时,社会的就业岗位和渠道就会增多。所以,劳动者就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双向作用的,在世界上以经济增长拉动就业增长也是各个国家一贯采用的方式。然而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改变以往重速度进入重质量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首次强调以保居民就业为首的“六保”工作,而要实现保就业,就需要保企业主体。目前我国企业主体数量上亿,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单位,政府也大力推行与企业主体紧密相关减税降费政策。本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企业税负变化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由于不同税种税基、征税环节不同,考虑税种在企业税收中的比例,本文主要分析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流转税。此外,考虑到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性,本文按照上市企业中劳动、资本、技术三大生产要素投入程度的不同将样本企业分为三大行业,为政府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制定提供减税施力点和方向。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进行回顾。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不同性质的企业税负变化对企业劳动雇佣有不同的影响。在理论基础部分,凯恩斯学派就业理论、供给学派就业理论分别从工资刚性、税收负担对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两个理论表明政府应该合理地干预市场经济、实施适当的减税政策以缓解社会就业问题。此外,本文结合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理论对企业税负变化影响企业劳动雇佣进行分析。税收的收入效应会使得企业增加劳动投入而替代效应的效果则相反,所以综合结果主要依据两者抵消的净效应。在理论铺垫的基础上为了检验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净效应,本文采用现实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考虑到行业异质性,本文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上市企业按生产要素密集度进行分类。经过分类后,本文对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按照总样本回归和分组回归。为了确保回归结果的可信度,本文又采用了改变因变量计量方法和加入虚拟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基于上市企业样本的实证回归结果结合理论分析,本文的结论为:(1)企业所得税税负上升对企业劳动雇佣有负面影响;(2)企业流转税税负水平变化与企业劳动雇佣水平变化方向相同;(3)企业所得税负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中有差异性,对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效果大于资本密集型行业;(4)企业流转税税负对企业劳动雇佣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中也有存在差异性,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效果大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在结论基础之上,本文认为为企业减负可以有助于激发企业潜力、改善社会民生问题。而且考虑到行业之间的异质性,结构性的减税政策更为有效。所以为缓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本文在税收政策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扩大税收优惠减免,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2)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流转税比例;(3)实施创新发展税制,支持技术密集型企业发展;(4)完善劳动人力税制,增强劳动密集型企业竞争实力;(5)优化鼓励性税收政策,引导资本密集型企业投资。最后,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相较于其他研究从劳动供给侧研究就业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劳动需求侧分税种税负研究生产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企业税负变化对劳动雇佣的影响,为政府实施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提供参考。而且行业的分类采用多年度的数据而不是单一年度的数据,不仅能避免数据选择上的主观性问题,也能体现我国行业结构的动态变化。而本文可能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采用的是上市公司的数据,不一定能代表非上市公司的情况。此外,对于行业异质性的分类考量有不同的标准,进而可能有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的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主要是针对企业按照生产要素密集度分类的样本而得出的。
其他文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总量于2020年突破了100万亿元,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能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与我国从1978年以来一直坚持改革开发这项基本政策有莫大的联系。而为了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与世界经济相接轨,我国也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出口退税制度体系,同世界惯例相接轨。为国内出口企业提供了更为公平、更具有竞争性的出口环境,从而为我国整体的出口发展保驾护航。而随着国家间贸易
在我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道路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与矛盾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政府的财政集权能力呈现逐年增强的态势,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减少,伴随着地方政府收入减少的同时是刚性支出的不断增长,因此造成了地方政府收支的不平衡,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日趋变大。2005年,国家实行了取消农业税改革的政策,被视为对地方政府“攫取之手”的抑制。面临日益增长的财政压力,在分
2018年以来,美国多次利用贸易保护主义发起关税战,引起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争端不断升级。贸易战爆发至今,美国共加征三轮关税,对中国相关企业,甚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都带来了显著的影响。近年来,虽然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美国,为了抑制中国高端技术的发展,多次利用关税壁垒的方式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制裁。据此,本文借助事件研究法,希
随着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全球价值链和产业结构正在被重塑,创新驱动日益成为各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略。唯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世界创新高地,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规模高居世界第一,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国制造业存在着低端供给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诸多问题,制造业“大而不强”,距离建设先
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是党在十九大报告大会中提出的战略重点。科技创新活动的经济主体是企业,因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提高我国整体创新水平、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快速建成。国内环境方面,我国经济已从过去的快速增长期转换为现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期,国家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淘汰相关落后产能。国际环境方面,受到贸易战和全球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也难以再创过去的高速增长局面。如何在内忧外
作为一项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和综合实力的会计指标,企业的会计盈余往往被外部利益相关方当作一种重要的评价指标,从而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如上市、增发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许多公司会出于这些考量,有意识地进行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企业在开展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一般要应对财务报告成本和税收成本的均衡问题,因此考虑到这一难题,在各类不同的盈余管理模式中,企业往往会选择一种相对两全的方式,即通过税会差异的空间来实
纵观全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振兴经济,各国相继推出了减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OECD国家也纷纷采取更全面和多样化的减税措施,国际税收竞争越发激烈,为了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保障国内经济稳定,顺应全球的减税大趋势,我国面临着的减税压力不断增大。放眼国内,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为了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财税体制进行了多次调整,同时与时俱进的财税体制也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调节收入再分配与维护社会公平的主要税种,制定合理的免征额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可以促进个税功能的有效发挥。我国于1980年正式建立个人所得税税制,个税自开征以来至今共进行了七次重大修订,其中对免征额进行了四次修订,由每月800元依次提高至1600、2000、3500、5000元。2018年对个税进行的第七次修订是历次个税修订中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将征收模式由分类征收转变为分类与综合征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体经济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该政策方向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当前经济脱实就虚现象严重,权益性投资活跃,而固定资产实体投资遇冷。税收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那么我国推行的减税降费政策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作用如何呢?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宏观税负和企业税负现状,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宏观税负并不高,但企业税负较重;
中国经济质量的长效提高离不开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提升产业结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内容。产业结构演进能够促使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特别在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当下,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成为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产业结构逐渐由第二产业主导转向第三产业主导,截至2020年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达54.5%。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演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