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哈吐山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造山带内罕达气岛弧带与塔溪裂谷带复合部位。区内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一系列的大中型矿床陆续被发现,较为典型的有三道湾子金矿、多宝山铜多金属矿床等。本次工作选取区域内三道湾子金矿床、科洛河金矿床以及石头人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查明了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基本地质特征,结合已有的流体包裹体、C-H-S-Pb等同位素研究,分析并得出研究区内生金属矿床多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属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多以加热的大气降水为主,火山岩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S、Pb等成矿物质。基于以上成矿理论研究及区内实际地质条件,本次工作进一步在研究区内开展了系统的激电中梯测量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以为区内总结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评价提供一定的实际依据。结果表明(1)区内金属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受区域内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具体表现在晚石炭-早二叠统大石寨组、早石炭科洛杂岩地层与岩浆岩接触处为寻找石英脉型、隐爆角砾岩型等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由于火山活动所引起的断裂构造以及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交汇处亦为金、银、铜、铅、锌等多金属元素富集、沉积的有利部位;(2)从地球化学特征上来看,成矿元素Au、Ag、Cu、Pb、Zn、Mo异常主要由岩浆活动所引起,其中,Mo与Bi多伴生,分布不均匀,其异常主要形成于早-中侏罗世花岗岩体中,常因断裂控制而成带状分布,因此,Bi可以作为Mo的指示元素;As、Au元素异常多分于研究区北部及西南部的早石炭世科洛杂岩、晚石炭-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内,说明区内科洛杂岩与大石寨组为寻找金矿的有利层位,相比较,Cu、Pb、Zn在区域上分布零散而不均匀,无明显的富集中心;Hg、Sb元素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工作区的东北部、中部,异常多形成于早-中侏罗世花岗岩内,表明早-中侏罗世侵入活动对Hg、Sb元素活化、富集具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