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先锋到现实的复归——洪峰创作的转变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lbue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峰作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从80年代后期开始有了转变,到了90年代有明显的转变,即由之前的技术狂热,转向对现实性回归。本文把洪峰的小说创作以1989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阐述了他主动由先锋小说向现实复归的历程。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是洪峰的生平作品及其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三个方面:“分期的依据和意义”,就为何这样分期及其意义进行论说;“先锋实验——1989年之前的先锋派小说”,主要就该时期作品形式上的叙事艺术、语言实验,内容上的意义的缺失等方面分析该时期的形式的狂欢,意义的解构;“现实的复归——1989至今的新写实小说”,就90年代洪峰小说,形式上的完整叙事,内容上对意义的重建,试图寻找人类迷失的精神家园。第三部分是结语,根据洪峰的创作转变,可以得出整个先锋派作家群体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对社会人生的永恒意义的书写也应当成为作家创作的最根本追求。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汉魏文学嬗变中的蔡邕为研究对象,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考察蔡邕的交游。从他的家世及早年的学习情况可知,他的文学和学术承接了宫廷文学的正统作风;从他中年
铁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从刚开始登上文坛到现在,她就以斐然的创作成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地引起批评者的关注。本文力图通过铁凝小说的文本分析论述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海派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文学的角度考察,海派是文学流派,从海派的命名上,就能体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海派实际上也是—种地域文学。透过文化地理学中的空间这一概念
纵观这几年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不同阶层不断参与到教育改革的大部队来,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下面旨在以初二物理方面的学困生为例,探究学生分化的现象,浅析
期刊
晓航今年26岁,单位要开运动会,平时就很爱运动的他很想在新单位“露一手”,于是每天很早就起来锻炼。可无奈还要赶报告,所以他只能每天工作到半夜,早上又早早起来。折腾几天,身体有些吃不消,食欲也非常不好。终于,一天在上班的路上,他突觉头晕,双脚一软瘫倒在路旁,被路人送到医院。经初步诊断,晓航患了低钾血症。他认为就是这几天太累了,低钾没啥大不了的,并不在意。谁知半个月后,在食堂打饭的他又再次瘫倒在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