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而教师自身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课堂教学行为。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阶段性,本文认同教师职业生涯时期论中将教师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论点,分别为适应期和发现期、稳定期、试验期和重新评价期、平静和保守期。四个发展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发现不足,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行为具有独特性。因此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对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江西师大附中的高一年级化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四位分别处于适应期和发现期(1-3年)、稳定期(4-6年)、试验期和重新评价期(7-18年)、平静和保守期(19-30年)的化学教师,对其同一主题的课堂教学分别进行了四组录像信息采集,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ITIAS编码,将编码的数据形成矩阵进行运算,并结合对四位教师的实地访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师生情感气氛上看,四个发展阶段化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情感气氛均比较融洽。2.从课堂结构上看,四个发展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结构均呈现为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语言行为占课堂行为的绝大部分,呈现出随着教师发展阶段的提升,教师语言比例逐渐提高的趋势;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均较少;在无助于教学的混乱上,采样信息显示“稳定期”教师的比例略高。3.以ITIAS分析教师风格,四个发展阶段的教师均倾向于对学生作直接的控制;“稳定期”的化学教师倾向于对学生采取积极的导向;“试验期和重新评价期”的化学教师热衷于开放性教学,处于其他发展阶段的化学教师偏向于封闭性教学,提出的相关问题尚缺乏探讨价值,随意性较强;“平静和保守期”的化学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丰富,能较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使用了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调研“讨论行为”结果为零,反映出四个发展阶段化学教师的课堂中学生互动尚弱。新课程改革需要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有效促进化学教师由理念到行为的转变。由此,加强教学行为的深入研究,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