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抱朴子外篇》文学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洪“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著作颇丰,但大多佚失,现存主要著作有:《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抱朴子外篇》五十卷、《神仙传》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葛洪《抱朴子外篇》作为“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的一部子书,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且魏晋时期既是子部逐渐向集部转变的重要时期,又是骈散分化的重要阶段,作为葛洪“骋辞章于来世”之作,《抱朴子外篇》的文学价值更值得我们系统关注与考察。本论文立足于《抱朴子外篇》文本,从主体、主题、文学观念、文体形态、文学技巧等方面对其文学价值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考察,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抱朴子外篇》在六朝骈文史上的地位和贡献。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主体论,探析葛洪精神世界。首先,从葛洪生活的动荡的时代、葛洪的家世师承、个性性格等方面分析葛洪儒道兼修的精神世界形成的独特机缘。其次,从葛洪对葛洪的儒家情怀、对道的向往以及儒道合一与终归于道等层面,分析葛洪儒中有道、道中有儒、儒道合一的精神世界的内部建构。再次,分析葛洪精神世界建构的时代特色,即两晋时期,与葛洪一样具有儒道并存思想的士人有很多,如刘琨、郭璞、干宝、王导等。从这个层面上讲,葛洪的思想精神并算不得特异。其精神世界建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与当时许多士人们的心态相同,但却同中又有异,表现出与其他士人不同的个性特征。第二章为主题论,对《抱朴子外篇》的思想倾向进行考察。《抱朴子外篇》便是葛洪痛定思痛的产物,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但从葛洪精神世界建构的角度来看,其主题思想的指向和目的便是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风气进行批判,总结亡国之痛,从而为新政权的巩固提出意见和建议。首先,从无礼之风、交际之风、嗜酒之风等方面分析葛洪对社会世风民风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拯救世风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其次,从君主统治、为官吏治、用人制度等层面分析葛洪对社会政风的批判以及匡正政治风气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措施。再次,从学风、放达之风、文风等方面分析葛洪对士风的批判以及改良士风的建议。第三章为文学观念论,考察葛洪理论与实践两分野下的文学观念。首先,从立言助教、义深辞美、文贵丰赡、子赋相通等方面分析了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的文学理论主张。其次,从《抱朴子外篇》创作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体现出的葛洪的文学观念有拯风济俗、辞义兼善、风格多样、子赋互渗等,从而得出葛洪《抱朴子外篇》创作中反映出的文学观念与其理论上提出的文学观念是相符一致的。第四章为文体形态论,分析《抱朴子外篇》浑融众体的文体形态。我们认为葛洪《抱朴子》作为晋代子书的代表,其文体形态浑融众体,风格类型丰富多样。《抱朴子外篇》是以“单行之笔”的散文为基本形态,具有情理兼具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明显浓厚的赋体与骈文特征。首先,从笔锋犀利、辩证理性,说理透辟、论如析薪,情感激荡、挚深感人等方面论证了《抱朴子外篇》是情理兼具的杰出散文。其次,从对称美、典雅美、辞采美等方面论述了《抱朴子外篇》具有骈文的审美特征与风格。再次,从主客问答的结构体式、铺陈夸饰的艺术手法、包蓄宏大的气势等方面分析了《抱朴子外篇》所具有的赋家底蕴。第五章为文学技巧论,分析《抱朴子外篇》中运用的巧妙高超的文学技巧。首先,从作品篇章的整体布局之术、具体谋篇之术、设问辩对等方面分析作品的章法结构技巧。其次,从逻辑推理、用典例证及其它等方面总结归纳作品的析理论证技巧。再次,从句式句法、比喻及其它等分析作品呈现的语言修辞技巧。结语对《抱朴子外篇》在六朝骈文史的地位和贡献给予定位。
其他文献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张承志一直备受评论家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其创作表现出鲜明的个性风格,更主要的是其独特的创作主题和由此显现出来的创作心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张承志各个不
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旅游城市和港口城市,具有数量较多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这些工业遗产,就是保护大连的生产力,弘扬大连的城市特色。而大连港作为这座城市文明的
《毛诗郑笺》取得汉代诗经学的最高成就,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郑笺在承继《毛传》家法的同时,对隶属今文经系统的三家诗的接受、融合与创新。本文分五部分来分析:绪论、三家诗的辑
<正>本文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例,对国际主流电视台利用新媒体制作和推广新闻节目的手段进行梳理分析。从节目生产、平台管理和渠道开发三方面入
一个电视专题节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与团队配合能力及自身水平的发挥,需要主持人从思想道德、学识修养、语言文字水平,到心理素质、应变能力、形象气质、体能
描述了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森林类型。该地区大部分森林分布在亚高山带。为了保持生态平衡,保护该地区的现有森林非常重要。根据1991~2000年之间的数据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森林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常常利用小故事来进行教学。故事虽小,但作用不小,恰到好处的应用小故事,不仅会给历史课平添乐子,而且还能化大道理于小事之中,亦能传正能量于无意之中。小
王夫之《古诗评选》是晚明一部极其重要的古诗选本,全面地体现了王夫之的诗学思想,有很强的理论色彩。王夫之诗学思想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但对《古诗评选》整个选本的研究还
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宝镜村古民居建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宝镜古民居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房屋鳞次栉比,雕梁画栋,变化多姿,建筑保存完好。由北往南依次为围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