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理解被认为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认知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技巧。听力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被强调的也越来越多。Vandergrift在1996年指出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四个形式中最重要的一个。Krashen的“i+1”理解输入理论提出学习的环境应该提供出比听力者现有的接受能力高出一步难度的听力材料。在此背景下为了使此输入变为可被理解的内容,传输的意思必须紧密地内含于可被理解的上下文中。这种可理解性也许来自于任意地点的或任意时间的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或者是来自于一个抽象或暂时被改变的语言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力者可以在各种各样的认知技巧或在对外在世界了解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对语言的理解处理。换句话说,听力者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使得听力的输入变地可被理解,以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 大部分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的确认,描述和归类上。但在哪些不同策略的综合使用对学生的听力理解最有效这个问题上还不太清楚。在学生如何处理听力内容,以及是否听力好的人使用的听力策略确实与听力差些的人使用地不同而且比差些的使用的更频繁等问题上还没有充足的实验性的研究。 在对研究对象的听力成绩和对他们的听力策略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方法来分析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与策略使用相关的问题。本研究的具体问题为:第一,学习者所使用的听力策略的结构是什么?第二,学习者的策略使用和他们的分数间有没有关系?第三,是否某些听力策略的综合使用可以估算出听力理解的分数?第四,听力好与听力差的学习者之间在使用听力策略上是否有很大的不同? 研究对象为42名在北京燕京华侨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研究中使用SPSS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这些问题的结论。 关于第一个问题,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习策略可被归到六个因子中。这六个因子为:从上到下策略,社会策略,自我管理策略,从下到上策略,语法规则策略与自我依靠策略。分析发现在这些策略中,中国学生在英语听力中使用从上到下策略远远多过从下到上策略。 关于第二个问题,一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调查的37个策略中有29个策略的使用会与听力成绩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