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也是中国历代政治上难以治愈的顽疾。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贪污腐败现象是社会稳定、发展与进步的阻碍因素。它们破坏社会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原则,侵蚀社会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此,腐败的治理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为此,中国政府在反腐败问题上花了很大力气。多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地加大反腐败的力度,并且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腐败的蔓延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是缺乏一套整体的、有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预防腐败机制。但是腐败预防机制的设计又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因为这是一项关系到整个国家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吸纳了国内外众多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腐败的定义,并从腐败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上动态地分析了腐败的发生机理。在认真考量了理论界最有影响力的几种预防腐败理论的基础上,以新制度主义和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提出了机制优化预防腐败理论。在系统考察了世界上不同腐败程度国家的预防腐败机制实践后,对这些国家的防腐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分析了中国预防腐败机制的缺陷与不足,并对中国预防腐败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先是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和现实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作了梳理。第二章先是论证了腐败的基本理论,包括腐败的概念在本文中的界定(即采用国际上最公认的观点: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或委托权力)以及腐败的成因分析(特别是从行为学和发生学的角度,并综合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腐败的动态成因)。在此基础上,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五种预防腐败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权利监督约束权力理论;国家廉政体系框架理论;治理理论以及机制设计预防腐败理论。其中特别分析了机制设计预防腐败理论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以及该理论的特点和整体分析框架,并指出中国特色预防腐败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章则是从经验研究的角度考察了国外的预防腐败机制实践的得失。本文在做了大量文献梳理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瑞典、印度、南非、阿根廷。瑞典是全球最为清廉的国家中的一个代表,预防腐败的机制比较完善;而印度和阿根廷则是比较腐败的国家,虽然在反腐败方面下了不少力气,但是成效并不明显。南非虽然是一个转型国家,但是反腐工作比较成功,所以南非的案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论文分别对这些国家的预防腐败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主要探讨了中国预防腐败机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这体现在如下这几个方面:首先是预防腐败机制的体制环境不完善,包括目前政治改革滞后,经济环境不完善,公民社会还相当弱小等内容;其次是预防腐败机制的内在系统问题,这具体包括选举问责机制不完善、分权制衡机制不健全、职能机构独立性不足、舆论监督机制的缺陷、权力运行中的不规范、教育机制的偏差、信息公开机制不完善、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善、惩处机制的缺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最后是预防腐败制度执行力不健全,这从根本上影响了腐败预防机制的效力。第五章则针对中国的反腐败实际,提出了关于构建中国特色预防腐败机制的构想和对策。首先,在指导思想层面,应当将预防腐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改革和创新,以机制来预防腐败;在战略目标上,则是要本着走向善治的良好愿望,在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下,构建系统协调、运作有效、动态开放、多中心的预防腐败体系;其次,要在系统论指导下完成预防腐败机制的构建,包括:完善权利约束权力机制、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完善市场防腐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廉政教育机制、完善腐败惩处机制、完善国际合作机制以及健全制度执行机制。第六章是结束语部分。该部分强调了建构预防腐败体系,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