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中国的老龄化问题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截止2015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了2.2亿,占总人口数量的16%。在北方,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长期的年轻人口外流,老龄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既有住区当中,老龄化现象以及趋势愈加严重(有的已超过30%)。在2017年2月28日,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指出,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夯实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这意味着,既有住区原居安养(社区居家养老)是解决未来养老问题的发展方向。然而,我国的既有住区的存量十分庞大。并且由于建设年代已久,社区内部大部分基础设施以及配建早已不能满足老人生活的需求,既有住区中老人的生活质量很难得到保障。对于这部分住区,全部重新建设既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也会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对既有住区进行适老性改造是当前社会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从既有住区养老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主要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通过国内外老龄化现象、政策法规以及既有住区问题的分析论述选题的科学性,并阐述了论文基本框架以及主要论述方法;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先进的养老模式以及规划运营体系,为后文提出适应我国北方既有住区原居安养模式构架策略提供理论以及实践依据;第三章是调研论述章节,具体深入分析了三个既有住区的适老性问题;第四章通过调研问卷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利用环境行为学以及统计学手法将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既有住区老年人生活特点以及行为需求;第五章为核心章节,通过前四个章节的归纳分析,分别从规划体系、设施体系以及改造体系提出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既有住区原居安养模式的基本构建策略。通过本研究论证,希望对北方既有住区中养老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