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垃圾处理场作为一个城市功能的必备设施之一,从选址建设之初就受到居民的关注。深圳市地少人多的现状,迫使深圳居民面临着垃圾处理场无处可建的窘境。早期建造的垃圾处理场大多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垃圾处理的需求,大量垃圾处理场超负荷运载,因此引发的空气环境问题不断引发居民的关注,垃圾处理场附近居民的空气质量满意度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目前学者们已经从垃圾处理场对居民健康危害、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如何处理关闭后的垃圾处理场都进行了相关研究,但是由垃圾处理场引发的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方面却依然缺少。本文从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的角度出发,探索垃圾处理场附近居住的居民,当经济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口特征不同时,对空气质量满意度评价的影响。前期通过阅读文献的方法确定垃圾处理场自身相关因素、经济收入水平影响因素和家庭人口特征因素,后期采用实证调研的方式来验证具体的模型。 本文数据通过对深圳常住人口调查获得,总共收集了292份有效调查问卷。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利用STATA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发现,垃圾处理场自身的因素会对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垃圾处理场的距离和居民月收入等因素对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垃圾处理场的数量和家庭有小孩等会对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其次,垃圾处理场的距离和垃圾处理场的数量存在交互作用,当垃圾处理场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垃圾处理场的距离的增加并不会显著提高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表明垃圾处理场高度聚集会造成更大的环境影响。再次,在居民经济收入水平因素和家庭人口因素中,居民收入和小孩的存在会对居民空气质量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有小孩的家庭对空气质量更加敏感,高收入的家庭会通过住宅选择等方法规避垃圾处理场对空气质量的不利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了可供政府借鉴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