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全球化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UNESCO)关于“保存发展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议题于2003年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此公约是世界遗产体系的重大发展及延伸,但遗产相关研究在全世界仍是一个新兴领域,属于起步阶段,在我国学界关注也不过十多年时间,相关遗产保护的理论、实践研究也在不断探索中,并与世界各地一道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浪潮(“非遗保护热”)。在理论与实践的互补中,相关学术研究热点一度只关注到被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标签的某项传统项目本身(尤其纳入到保护名录体系的项目),而很少关注背后的传承人以及有关身份认同的问题,而本研究则认为“对人的关注”恰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针对当下我国“非遗”样式的保护困境,本研究选定了来自贵州黔东南榕江县“草木染”传统技艺(研究本体)及传承者(研究主体)—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在读研究生潘宏甲这一研究对象(个案),试图将视线通过这一技艺传承个案导引回归至非遗传承之核心:人,阐释技艺与研究对象从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到“学院派”(精英)的身份转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讲,技艺本体已经完成了与传统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活态”样式(日常之用)到官方学院的“二次加工”(审美价值),在此基础上试探讨我国非遗保护制度与艺术话语权之间的碰撞,二者矛盾对立的评价制度对非遗传承主体身份的诉求值得我们认真反思。本研究以艺术学理论、人类学相关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作为指导,以草木染传统技艺及与之关联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前往贵州黔东南榕江县参与观察草木染这项“地方性知识”是如何在保护名录体系之外于当地存续及发展,并通过一个个案的身份转型案例,探讨传承人在非遗保护中的身份认同等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旨在详尽叙述草木染传统生产技艺(研究本体),梳理清这项技艺的定义概念、历史源流、传承发展、实用价值与艺术审美等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对传承人“特殊身份”的深度访谈与分析,阐释技艺本身与研究对象的双重过渡,以及技艺传承主体的自我身份拯救与认同(“离散”—“复归”)。第三步部分反思民间非遗话语体系下的旧身份正在“离我远去”(失效),急需诉求的新身份(复归)正是来自于官方文化精英掌控的艺术话语权。这种“自我拯救”式的身份认同与二者矛盾对立发展的不平衡性不是个案,而是当下我国非遗保护过程中对传承人关注不足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非遗保护体系下亟待补充与更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