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试验样品取自河南许昌、安徽皖南、湖南永州、四川凉山和贵州遵义,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利用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和C-D生产函数研究了变黄条件对烟叶色素降解、化学成分协调和烟叶外观质量形成的贡献率;利用主成分分析了变黄条件对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利用灰色聚类分析了密集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工艺提供数字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变黄温度37℃对叶黄素的降解最有利,变黄温度36℃β-胡萝卜素的降解量最大,烤房温度对β-胡萝卜素降解的贡献率高于对叶黄素降解的贡献率,两种色素降解对温度的要求均为低温。最有利于叶黄素降解的干湿球温度差为5℃,而β-胡萝卜素为4℃,总体而言,两种色素的顺利降解需要烟叶处于中湿和低湿环境。本文通过变黄条件对叶黄素降解的贡献率总结出,烤房干湿球温度差与温度相比,精准控制烤房温度更能提高叶黄素的降解程度,烤房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对比,精准调控湿球温度对其降解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变黄条件对β-胡萝卜素降解的贡献率总结出,烤房干湿球温度差与温度相比,精准控制烤房干湿球温度差能够增加β-胡萝卜素的降解量。低温低湿(温度36~37℃,干湿球温度差70~75%)变黄有利于烟叶内叶黄素的降解,低温中湿(温度36~37℃,干湿球温度差80~85%)变黄则有利于烟叶内β-胡萝卜的降解。2.变黄温度和干湿球温度差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异。总体而言,变黄温度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对总氮含量的影响最小,干湿球温度差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最大,对烟碱含量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相同;烤房湿球温度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干球温度的影响,烤房温度对烟碱降解和淀粉降解的贡献率大于干湿球温度差,对可溶性总糖积累和总氮含量降低的贡献率小于干湿球温度差。3.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形成的贡献率:随着变黄温度的升高,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形成的贡献率稍有下降,干湿球温度差设置为3℃,低温变黄干球温度对烟叶外观质量输出的贡献率最高,为49.85%,湿球温度贡献率最高,为64.08%,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形成的贡献率大于干球温度。4.前3个主分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440%,可知利用前3个主分量进行类胡萝卜素香气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0.50415F1+0.23791F2+0.19234F3,计算不同处理烤烟香气综合评价得分,低温中湿处理和低温低湿处理烤烟香气质量评价结果优于其他处理,其中烤房干湿球温度差控制在80~85%,低温处理烤烟内香气质量最优。5.为了评价不同烟区标准密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以5个烟区(安徽、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中部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经济效益以及评吸质量,建立了基于灰色统计的密集烘烤工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5个烟区标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均达到中等水平,其中安徽、湖南、贵州烟区的烘烤工艺处于第一灰类。5个烟区烘烤工艺水平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