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条件对烟叶质量贡献率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7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10年和2011年进行,试验样品取自河南许昌、安徽皖南、湖南永州、四川凉山和贵州遵义,试验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利用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和C-D生产函数研究了变黄条件对烟叶色素降解、化学成分协调和烟叶外观质量形成的贡献率;利用主成分分析了变黄条件对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利用灰色聚类分析了密集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优化密集工艺提供数字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变黄温度37℃对叶黄素的降解最有利,变黄温度36℃β-胡萝卜素的降解量最大,烤房温度对β-胡萝卜素降解的贡献率高于对叶黄素降解的贡献率,两种色素降解对温度的要求均为低温。最有利于叶黄素降解的干湿球温度差为5℃,而β-胡萝卜素为4℃,总体而言,两种色素的顺利降解需要烟叶处于中湿和低湿环境。本文通过变黄条件对叶黄素降解的贡献率总结出,烤房干湿球温度差与温度相比,精准控制烤房温度更能提高叶黄素的降解程度,烤房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对比,精准调控湿球温度对其降解的作用更为明显;通过变黄条件对β-胡萝卜素降解的贡献率总结出,烤房干湿球温度差与温度相比,精准控制烤房干湿球温度差能够增加β-胡萝卜素的降解量。低温低湿(温度36~37℃,干湿球温度差70~75%)变黄有利于烟叶内叶黄素的降解,低温中湿(温度36~37℃,干湿球温度差80~85%)变黄则有利于烟叶内β-胡萝卜的降解。2.变黄温度和干湿球温度差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异。总体而言,变黄温度对淀粉含量的影响最大,对总氮含量的影响最小,干湿球温度差对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最大,对烟碱含量和总氮含量的影响相同;烤房湿球温度对化学成分的影响大于干球温度的影响,烤房温度对烟碱降解和淀粉降解的贡献率大于干湿球温度差,对可溶性总糖积累和总氮含量降低的贡献率小于干湿球温度差。3.烘烤工艺对烟叶外观质量形成的贡献率:随着变黄温度的升高,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形成的贡献率稍有下降,干湿球温度差设置为3℃,低温变黄干球温度对烟叶外观质量输出的贡献率最高,为49.85%,湿球温度贡献率最高,为64.08%,湿球温度对烟叶质量形成的贡献率大于干球温度。4.前3个主分量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440%,可知利用前3个主分量进行类胡萝卜素香气质量评价是可行的。建立综合评价模型:F=0.50415F1+0.23791F2+0.19234F3,计算不同处理烤烟香气综合评价得分,低温中湿处理和低温低湿处理烤烟香气质量评价结果优于其他处理,其中烤房干湿球温度差控制在80~85%,低温处理烤烟内香气质量最优。5.为了评价不同烟区标准密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以5个烟区(安徽、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中部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经济效益以及评吸质量,建立了基于灰色统计的密集烘烤工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5个烟区标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均达到中等水平,其中安徽、湖南、贵州烟区的烘烤工艺处于第一灰类。5个烟区烘烤工艺水平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清河集输站污油回收的必要性,针对污油回收能力差进行了工艺改进。对改进前的运行状况和改进后的运行质量进行了全面细致地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的关键,有的放矢地
本文以2008年11月份我国钢铁行业的生铁生产量为依据,分析我国钢铁行业的行业集中度,主要根据我国10大钢铁企业(宝钢、鞍钢、首钢、武钢、攀钢、太钢、马钢、包钢、唐钢、本钢)以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群众开始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群众文化的需求和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从广场舞的质量和品位看,舞蹈节目缺少精品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以黑人生活与心灵世界为对象,深刻思考了黑人的历史与现状。《宠儿》是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作品,其中魔幻意象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伴随着乳制品废水的污染问题。乳制品废水呈现出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比较大,有机物含量较高,易生化降解,可生化性较好等特点。本文
头孢菌渣是在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的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头孢菌素C残留,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的危害,已被定为危险废物。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是菌渣中残留效
在股票市场日趋发展下,股票作为一种投资品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投资者逐渐从单纯的看重股票价值过渡到对实体经济中通货膨胀的关注。股票是否对通货膨胀具有保值作用;通货膨胀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在全社会,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指出要“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这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中
研究目的:在分析中国土地利用战略创新宏观背景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战略基本架构和模式体系,拓展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系统分析和专家决策支持
针对阀控液压缸位置伺服系统非线性导致模型参数确定困难及干扰问题,在分析三阶位置控制的电液控制系统原理及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的RBF径向基控制模型和自适应滑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