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害藻华的频繁发生危害沿海生态环境。渤海异帽藻(Heterocapsa bohaiensis sp.nov)是一种新型异帽藻,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幼虫有一定毒害作用。首次发现是在辽东湾新区的沿海池塘光合蟹业养殖区。短时间内大量集中暴发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可用作许多水产养殖生物比如虾和螃蟹幼虫等的活性饲料。为评估渤海异帽藻的潜在毒性,本文首先研究了渤海异帽藻对褶皱臂尾轮虫毒性和对红细胞的溶血活性。测定了轮虫体内和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为分离提取渤海异帽藻的毒素,本文接下来研究了渤海异帽藻毒素的性质并对其毒素成分进行初步分离。以褶皱臂尾轮虫为受试对象,探究放置时间、光照条件以及温度对渤海异帽藻毒素性质的影响,并对毒性物质进行了粗提,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初步推断毒素结构,最后根据溶剂提取的方法设计一定的提取路线来分离不同组分。结果表明,渤海异帽藻对轮虫具有显著的致死作用,这种作用取决于细胞密度及暴露时间。轮虫能够摄食渤海异帽藻。经超声破碎的藻细胞对轮虫表现了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与活藻细胞悬液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无藻细胞滤液对轮虫没有毒性效应,说明渤海异帽藻对褶皱臂尾轮虫的毒性由活细胞引起或从破碎的藻细胞中释放出来产生,不存在于细胞外的分泌物中。且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中放置的不同分离组分,显示了相似的轮虫死亡率,即对轮虫的毒性与光照条件无关。并且,溶血活性的结果与轮虫急性毒性结果一致,红细胞溶血性也具有藻细胞密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超声破碎藻细胞悬浮液有明显溶血性,无藻细胞滤液溶血性较差,且不受光照条件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推测溶血毒素与渤海异帽藻对轮虫的毒性机制有关。检测结果发现钙离子的荧光强度在褶皱臂尾轮虫的胃中明显增加,即轮虫摄入渤海异帽藻后钙稳态和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红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也发生变化。渤海异帽藻毒素在25℃以内保持稳定,不受光照条件影响,易溶于乙腈,放置时间过长易被降解。渤海异帽藻乙腈提取的毒性物质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且在300~310 nm、435~445 nm、590~600 nm和660~665 nm内,有特征吸收峰。所有结果表明溶血活性可能是渤海异帽藻对轮虫的毒性相关的致病因素。这一结果有助于研究渤海异帽藻毒素的产生和毒性机理。经紫外可见吸收推测毒素是卟啉衍生物。经溶剂提取分离,推测渤海异帽藻的毒素成分可能是蛋白、生物碱或者有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