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以来,新市镇疏解大城市功能、振兴乡村经济、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市镇已经成为新时期统筹解决我国“大城市病”、“小城镇病”、“乡村病”问题的关键节点。然而,当前学术界对新市镇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乡村地域的公共服务中心或大城市的功能组团,它们所扮演的统筹解决“城市—乡村”问题空间载体的角色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致使新市镇的规划实践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区位选择不合理、产城空间不融合、功能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突出,这既制约了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也不利于新时期我国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理论的创新。东北地区受计划经济历史发展路径的影响,形成了“中心城市发达、乡镇经济落后”的发展格局,小城镇普遍呈现出公共服务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人口集聚能力相对较差的发展特征,这决定了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支撑性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与乡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显著不同,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东北地区新市镇的规划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东部沿海新市镇的开发模式,因此,厘清东北地区新市镇形成的机制与开发模式,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理论课题,也是优化东北地区城镇体系职能与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必须解决的实践问题。基于上述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本研究在阐释新市镇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我国新市镇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功能类型、地域差异特征、形成机制与开发模式,并实证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城市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过程,评价了新市镇发育程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功能类型,探讨了新市镇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大城市区域重构的模式与调控措施。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从产业、居住、生态方面论述了新市镇发展的理论内涵,并以此构建了新市镇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填补了当前我国新市镇研究缺乏评价方法的研究空白,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市镇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基于长春市的地域发展特色,提出了构建“垂直+平行化”的新市镇空间体系发展模式及其调控措施,为我国经济发展迟滞、社会经济结构不尽完善的老工业城市的新市镇建设提供参考案例与实践借鉴。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新市镇形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部分。该章总结了新市镇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提出了本研究对新市镇概念的理解;介绍了新市镇形成发展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新市镇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论文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背景与时空特征部分。从大城市病问题、乡村地域城镇化和新市镇建设状况3个方面总结了新市镇的形成背景;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了新市镇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功能类型;从产业类型与空间分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地域差异特征。第三章是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与模式部分。从大城市功能扩散、乡村地域功能转型以及城乡规划调控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划分了新市镇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了不同开发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是长春市新市镇发展状态与空间格局部分。利用城镇建设用地中心集聚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识别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展轨迹;从产业系统、居住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以及三者的耦合关系的角度,评价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发育程度;采用行业产值“平均值+标准差”的方法,划分了长春市新市镇的功能类型,并分析了各类新市镇的发展特征与形成路径;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的空间集聚特征、圈层与轴带分布格局。第五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形成机制部分。从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大事件、郊区化与城乡规划的角度,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形成的宏观影响因素。选取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交通可达性等7个指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讨了各功能类型新市镇区位选择的微观作用机理。第六章是长春市新市镇的问题与调控措施。该章分析了长春市新市镇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发展的驱动力;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区域重构的组织模式与空间格局;从城市行政管理模式、交通体系建设、乡镇撤并以及城镇规划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长春市新市镇空间重构的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