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野蔷薇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蔷薇(Rosa multiflora)为蔷薇科(Rosaceae)蔷薇属(Rosa L.)落叶攀援灌木,其色、香、形俱佳,耐干旱、寒冷、瘠薄,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潜力。山东地区野蔷薇分布较为广泛,且为我国野蔷薇自然分布的最北缘,然而对其研究尚少见报道。 鉴于此,本文对山东地区分布的野蔷薇资源及栽培的野蔷薇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对崂山、昆嵛山分布的野蔷薇进行了引种栽培;利用电导率法、枝条恢复生长法、枝条失水率法等对野蔷薇耐寒性进行了探讨;采用单因素、双因素、正交设计等方法研究了野生野蔷薇的组织培养、扦插繁殖技术。 主要结果如下: 1.山东野生野蔷薇主要分布于崂山、昆嵛山、蒙山、泰山等地,牙山、大青山、五莲山等山区亦有少量分布;野生类型为野蔷薇(R.var.multiflora)、粉团蔷薇(R.var.cathayensis),同时在崂山记录一野蔷薇无刺类型。 2.野生野蔷薇繁殖主要以地下根茎或枝条进行营养繁殖,抗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少见病虫害。 3.野蔷薇花粉粒为长球形,大小为36.36×20.35μm;纹饰条纹状,走向规则,条脊明显,脊洼深;穿孔较少。粉团蔷薇花粉粒为超长球形,大小为39.10×16.88μm;纹饰条纹状,走向不规则,条脊不明显,脊洼浅;穿孔多。 4.野蔷薇在济南、青岛、威海有栽培,在泰安、烟台、临沂、日照、潍坊等城市有少量应用。 5.野生野蔷薇能够适应引种地的环境条件,且长势良好,开花结实正常,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6.山东地区自然分布的野蔷薇抗寒性强于引种于南方的野蔷薇,其中引种于昆嵛山的野生野蔷薇抗寒性最强,低温半致死温度迭-38.91℃;引种于崂山的野蔷薇次之,低温半致死温度为-38.13℃。 7.野蔷薇组织培养腋芽启动培养最佳组合为MS+6-BA(2.0 mg/L)+NAA(0.1mg/L);6-BA、NAA组合对芽增殖效果显著,以6-BA(1.0 mg/L)+NAA(0.1 mg/L)组合为最佳。低浓度GA3配合6-BA、NAA组合对芽的增殖有利。芽增殖培养的最佳组合为MS+6-BA(1.0 mg/L)+NAA(0.1 mg/L)+GA3(1.0mg/L);培养基、IBA、NAA三因素对根诱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诱导培养的最佳组合为1/2MS+IBA(0.3mg/L)+NAA(0.3mg/L);野蔷薇生根苗移栽以V<,草炭土>:V<,沙>:V<,珍珠岩>=1:1:1为基质成活率最高。 8.野蔷薇在V<,珍珠岩>;V<,沙>=1:1基质中扦插综合生根效果最好;插穗以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生根效果最好;ABT<,1>、NAA均能有效提高扦插综合生根效果,ABT<,1>浓度在100mg/L处理0.5h时综合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2.62%;NAA在浓度在200mg/L处理0.5h时综合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3.57%。
其他文献
青岛百合(Lilium tsingtauense),是山东特有的野生花卉资源,属于百合科百合属轮叶组。植株挺拔、修长,叶片轮生,花朵艳丽,形象独特,观赏效果好,耐荫性强,是园林中不可多得的野生花卉
艺术设计专业所具有的综合性、创造性的特点对设计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为人类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为生活增加新的内涵与活力,是现实对艺术设计教育提出的
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是云南省特有的树种,在云南省的林业生产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现阶段为止,对思茅松的研究较少,研究的范围多集中在栽培技术、木材加工、
现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战略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指导思路,城市边缘地带的区域功能也在随之变化,并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的边界区域。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期刊
本研究为建立唐菖蒲再生体系,以市场流行唐菖蒲品种‘Advanced Red’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外植体的筛选,重点探讨了以花茎为外植体经愈伤途径如何建立稳定、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并对
固体基质无土栽培的磷素淋失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为探讨应用磷吸持氧化铝作为防治方案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制备磷吸持氧化铝,选取金盏菊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安排
选取分离于不同地点、不同宿主的子实体或菌根的27株乳牛肝菌属真菌,使用ITS-RFLP和rDNA 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构建进化树对其系统发育进行探究。经
期刊
水土流失是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主要形式,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将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