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性别、年龄、骨密度Singh指数分级、骨折Evans分型及分型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术后螺钉位置、尖顶距及手术方式进行分析,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收集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前后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后获得4-24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后,由两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对患者骨密度进行Singh指数分级,对骨折进行Evans分型并确定分型稳定性,对术后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对术后螺钉位置进行定位,对术后尖顶距进行测量,对手术方式进行分类。以术后内固定稳定性作为应变量,将患者性别、Singh指数分级、骨折Evans分型及分型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螺钉位置、手术方式采用卡方检验与术后内固定稳定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患者年龄与尖顶距采用T检验与术后内固定稳定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从单因素分析中筛选出有意义的变量,剔除共线性变量,对影响术后内固定稳定性的多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44岁-90岁。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X线片Singh指数分级结果:1级8例、2级19例、3级16例、4级14例、5级2例、6级1例;Evans骨折分型结果:Ⅰ型17例、Ⅱ型25例、Ⅲ型7例、Ⅳ型7例、Ⅴ型4例,其中Evans稳定性骨折42例,不稳定性骨折18例;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情况:差8例、中11例、良17例、优24例;术后螺钉位置:上前5例,下后5例,中下11例,中中39例;尖顶距9 mm-50 mm;手术方式:PFNA57例、PFN 1例、DHS 1例、PFLCP 1例。术后内固定稳定者50例、不稳定者10例。单因素结果分析表明:内固定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比较,两组患者在Singh指数、骨折Evans分型及分型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螺钉位置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性别、手术方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内固定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尖顶距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年龄、尖顶距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Singh指数、骨折Evans分型稳定性、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43、-2.759、-3.714、-2.548、0.134,OR值分别为1.153、0.063、0.024、0.078、1.144,对应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片能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Singh指数进行分级、对骨折进行分型并确定分型稳定性、评价骨折复位质量、观察螺钉位置、测量尖顶距,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年龄、Singh指数、骨折Evans分型、骨折复位质量、尖顶距对内固定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