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噻二唑的有机光伏给受体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__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工作原理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高效的聚合物给体与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SMAs)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本体异质结OSCs中,给/受体材料的前线轨道(FMO)能级,互溶性以及由它们共混而成的光敏活性层对光子的捕捉能力、分子聚集方式以及后处理方式等对所得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PCE)有着重大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合成吸收光谱互补、能级匹配、且有合适的分子聚集的给/受体材料,获得共混膜形态较好的高效OSCs为目标,从调控聚合物给体的共轭侧链、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核以及末端基团等方面着手,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苯并噻二唑的聚合物给体和小分子受体材料。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碳谱、飞行时间质谱等测试方法对所合成的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同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循环伏安法(CV)、掠入射广角X射线衍射(GIWAXS)、原子力显微镜(AF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活性层的光物理、电化学性质和膜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伏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在共轭侧链芳环上氯化是提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获得高效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有效策略。我们以苯烷基共轭侧链上有或没有氯原子取代基的两个BDT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基于二噻吩并苯并噻二唑的受体单元Stille偶联合成两个宽带隙聚合物给体Z1和Z2。两个聚合物具有相似的吸收光谱和光学带隙,但是,通过AFM、TEM等方法对活性层形貌进行表征发现:相比于没有被氯取代的聚合物Z1,烷基苯间位上有氯取代的聚合物Z2的π-π堆积更紧密、共混膜形态更好。同时,基于Z2的器件的Jsc、FF以及电荷迁移率也更高。因此,基于Z1的OSCs的能量转化效率PCE为12.03%,而基于侧链被氯取代的Z2的电池效率高达15.11%。结果表明,侧链芳环上引入氯原子是设计高性能聚合物给体材料的有效途径。2.我们以具有好的共平面性的BDT单元和高迁移率的苯并噻二唑单元为基础,设计并合成了两个2D聚合物给体材料Z3和Z4。两个聚合物拥有相同的共轭主链结构,但是它们在BDT单元上的共轭侧链不同,因此我们对它们的光物理以及光伏性能等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含苯硫基侧链的聚合物Z3具有合适的吸收光谱和能级,但是在Z3结构中额外引入噻吩基团到侧链后,所得材料Z4的π-π堆积强度显著增大,分子过度聚集,致使其所得器件的Jsc和FF较低。结果表明,基于Z3与Y6共混所得的本体异质结OSCs的能量转换效率高达15.12%,这比基于Z4:Y6共混膜器件的效率高出30%。该研究结果表明,2D聚合物给体材料中侧链工程是调节分子聚集态的有效策略。3.为了构建具有好的吸收光谱且不过度聚集的大的稠环小分子受体材料,我们分别以2,5-二氟苯(DFB)和苯并噻二唑(BT)作为吸电子核(A1),以茚酮衍生物作为吸电子单元(A2),采用非共价键构象锁的方法合成了两个A2-D-A1-D-A2型小分子受体材料(SMAs)DFB-d IDT和BT-d IDT,并用于制备本体异质结OSCs。结果表明,与吸电子核中的DFB相比,BT单元的引入能在BT和IDT单元之间形成N···S、N···H等多个非共价键构象锁。因此,与DFB-d IDT相比,BT-d IDT具有更好的分子共平面性,更高的HOMO能级,与PBDB-T更加互补且摩尔吸收系数(1.60×105 M-1cm-1)更大的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与基于DFB-d IDT的器件(PCE=6.71%,Jsc=15.58mA cm-2)相比,基于PBDB-T:BT-d IDT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更高的Jsc和能量转换效率(PCE=10.52%,Jsc=18.59 mA cm-2)。结果表明,通过引入合适的缺电子单元构建非共价键构象锁是合成高效的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有效方法。4.为了探索不同卤素原子对分子聚集、光物理以及光伏性能的影响,我们以基于苯并噻二唑的稠环核为基础,在末端基团上分别引入了一个F、Cl、Br原子,合成了三个小分子受体ZF、ZC、ZB,应用于本体异质结OSCs,并通过UV-Vis、CV、AFM以及GIWAXS等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由于卤素的电负性强,所合成的单卤代的受体材料与无卤代材料相比,吸收光谱都表现出明显红移,并且前线分子轨道能级更低。其中,被单溴取代的材料ZB表现出最高的摩尔吸光系数(2.31×105M-1 cm-1),更有序的π-π堆积,更合适的形貌以及更高的电子迁移率。结果,基于PM6:ZB共混膜的电池显示出高达15.23%的能量转化效率,以及高的短路电流密度26.38 mA cm-2,而基于ZF、ZC的器件的效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36%、14.71%。这些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卤素取代末端基团是获得高效的小分子受体材料的有效策略。5.三元共混是获得高性能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有效策略。因此,以聚合物给体PM6和小分子受体Y6作为主体,以具有高的最低非占据轨道(LUMO)能级的中带隙受体BTIC-Cl作为第三组分,制备了一系列的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其中,PM6:Y6:BTIC-Cl(1:1.2:0.2,wt/wt)的三元器件有着更好的形貌,更有序的π-π堆积,更高且更平衡的电荷迁移。相对于二元体系PM6:Y6(PCE=15.50%)和PM6:BTIC-Cl(PCE=12.66%),基于PM6:Y6:BTIC-Cl(1:1.2:0.2)的三元器件的能量转化效率高达16.60%,且Jsc和Voc得到了同步提升,分别达到为27.25 mA cm-2和0.86 V。结果表明,在二元体系中,引入具有高LUMO能级的中带隙小分子受体材料作为第三组分,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化石资源储量的日益减少及其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而且我国也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凸显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木质素生物油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液体燃料,在解决石油依赖度问题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木质素油中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导致油品的低热值、高粘度、低互溶性等不足,限制了其直接作为石油替代或补充能源的利用。借助石化炼油系统
近年来,关于分数阶微积分特别是分数阶微分方程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整数阶微积分推广到实数阶或甚至可变阶,其所具有的奇异性和非局部性,非常适合描述(时间)延迟或记忆和遗传效应.由于分数阶微分方程的显式解析解通常是不可得的,因此设计高精度的数值方法来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就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时通常会遇到两大困难,也是分数阶微分算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1)分数阶导数算子的非局部性;
由于存在热力学和量子力学极限,基于电子电荷自由度处理信息的传统电子器件遇到了发展瓶颈,因此人们探寻用新的量子自由度来处理信息。最近在一些类石墨烯的半导体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基于贝里相效应的能谷自由度:不等价的Dirac能谷具有相反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能谷电子学利用能谷自由度,结合电荷和自旋自由度来编码信息,提供了更丰富、稳定和高效的信息处理方案。常见的能谷电子学材料如Mo S2和WSe2等,其空间
政党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政治力量,政党政治则是现代政治的基本运作方式。作为议会民主制国家,政党在以色列的国家构建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77年以来,利库德集团跻身以色列政坛的主导政党,也成为以色列在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中保持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推力。对利库德集团的起源、发展与执政研究,有助于厘清以色列的政治发展轨迹、社会经济变迁和周边安全形势。利库德集团的政治演进历程可以分
为了刻画自然界中一些具有记忆性和不确定性的演变系统,记忆型随机方程模型被建立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与非记忆型随机方程明显不同的是,记忆型随机方程的解不再是Markov过程.常见的记忆型随机方程主要包括:随机Volterra积分方程、随机Volterra积分微分方程、随机分数阶微分方程、随机分数阶积分微分方程、随机延迟微分方程等.本文对其中的几类方程展开了如下研究:在第二章,针对带正则核的随机分
当电源工程师面对大电流工况下电感元件设计任务情境时,需要掌握电感元件磁性材料的磁饱和特性、电感电流纹波等知识。在交叉学科的语境下,这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问题,目标是跨学科整合;在认知心理学的语境下,这是一个认知技能对跨学科变化环境的调适问题,方法是实践性知识的特异化。从抽象层面看,开关电源电感的磁芯材料饱和特性分析及其设计是典型的跨学科复杂问题,研究学科整合和技能的调适迁移对跨学科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然
锂/氟化碳(Li/CFx)原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2180 Wh kg-1)、放电平台稳定、自放电率低、工作温度宽、存储寿命长等优点,在消费电子、先进医疗和军事设备中有着重要的应用。Li/CFx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随着CFx材料中F/C比(即氟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x=1时,CFx的理论比容量可达865 m Ah g-1。然而,追求高氟含量会降低CFx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离子导电性,进而导致Li/CFx电
本论文以低共熔溶剂(DESs)为反应介质制备了Pt,Pd基阳极催化剂应用于直接甲醇或甲酸燃料电池。取得的原创性结果如下:1、DESs中采用搅拌法制备了催化剂(Pt/MWCNTs-D)。通过优化得到最佳的制备条件:80℃,p H=9,反应3 h和摩尔比Na BH4/Pt=10/1。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催化剂Pt/MWCNTs-25和商业Pt/C相比,催化剂Pt/MWCNTs-D对甲醇表现出优异的催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是现代计算科学与工程中用来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一种高效数值方法,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后验误差估计子为自适应算法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反馈.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子一般基于超收敛恢复技术来构造,因其构造简单、具有鲁棒性且易于编程实现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本文研究频域电磁场问题基于重构型后验误差估计子的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接着,我们将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推广到亥姆霍兹方程以及Allen-
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较高、循环寿命较长、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动力电源等领域。目前主流商业化石墨负极由于低的理论比容量(372m Ah g-1),已日趋难于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过渡金属氧化物理论容量高、资源丰富且环境友好,是具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备选材料。但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和差的稳定性阻碍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以MnO、CoO和Co3O4为研究对象,通过纳米结构设计与导电碳复合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