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哲学视域中的课堂生态及其构建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哲学起初以激进的态度彻底否定现代主义哲学,主张破除本质、基础、理性,而后回应其只破不立的诟病,逐渐形成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强调破碎的同时要建立新的有机构成的世界观。二者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都主张向同一性开战,提倡不确定性、多样性、创造性。随着后现代哲学的逐步发展,对教育、课堂的影响也日益彰显,越来越多研究者将后现代思维运用到课堂研究及教学的实践探索中。  现实课堂生态在后现代哲学观照下,其问题丛丛。课堂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教师、学生、课堂环境之间的有机性缺失,模式化的教学,培养的学生近乎考试机器或工具,课堂里忽视了对人的生命和价值意义的关怀。从后现代哲学视域,对课堂理论框架、实践路径乃至思维模式进行全新探索,希望对构建和谐、绿色、健康的课堂生态有所裨益,只有将课堂生态视为一种自然地状态,并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真正融于课堂生态中去理解课堂教学生活,才能改变以往课堂浮于表面的机械认识。课堂生态在后现代哲学视域中,提出了去除中心、要素异质性、关怀生命等诉求;课堂生态在后现代哲学观照下,其结构、特征、功能等内在意蕴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课堂生态理论在后现代哲学思维启发下,逐渐丰富而完善;课堂生态实践路径在后现代哲学指引下,变得多样而通畅。  以后现代哲学审视课堂生态,是对现代性以及机械论世界观之于人的生存方式的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和教育教学的弊端的反思,同时,也是回应现今素质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诉求。以后现代哲学的理路建构课堂生态,不但涉及课程内容或教学方法,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课堂生态实践路径,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绿色课堂生态提供具体实施措施,有很强的操作指导性。在现实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在绿色课堂生态里进行教学活动,正被大家所认同,行动也逐步展开。
其他文献
在校大学生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学业,积极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对待学业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情况可以投射出大学生在具体学习和以后工作中的态度,会影响他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一种精神障碍,是目前第四个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越来越被心理学家所重视。其中心理学家普遍认为闯入记忆是PT
韩国电视剧在以娱乐的方式进入朝鲜族青少年视野时,它不仅传播着文化,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引导着青少年的主流价值。通过对剧中所呈现的价值观和文化的认同,韩剧不仅影
本文提出了未知相位信道下Turbo码编码DPSK信号的联合迭代解调解码算法 .推导了未知相位信道的最大后验概率 (MAP)算法 ,推导表明该MAP算法同样可用前向、后向递推方程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