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籍医家伤寒类著作存佚及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唐代至民国时期,河南医家研究《伤寒论》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历史上这一时期河南医家撰写的伤寒类文献进行收集,考证其存佚,共获得 37 位河南医家所创作的伤寒类著作 47部,确定存世文献 13部。其中宋金元时期 3部,明清时期 4 部,民国时期 6 部;存目文献 34 部,其中唐代 1 部,宋金元时期11部,明清时期 22部,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唐代至民国时期河南籍医家伤寒类著作一览表》,明确了我省不同时期伤寒学家的地域分布、著述及其现存伤寒著作的版本情况,客观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河南医家研究伤寒学的概貌,并第一次明确了唐代至民国时期我省伤寒类文献总数及其存佚概况。   其次,在收集、考证的基础上,运用理论评述法,分别对宋金元、明清、民国时期在研究伤寒方面具有较大影响的《伤寒类证》、《伤寒补亡论》、《伤寒心镜》、《伤寒类证解惑》、《伤寒论通注》五部著作,从医家生平、主要内容、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探讨宋云公、郭雍、张泰恒、朱壶山等医家在研究伤寒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及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规范的课堂教学中,最好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目标是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在我国的教学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满堂灌”现象还很普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机会很少,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谐的课堂氛围,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较快的发展。  【關键词】有效教学 和谐氛围 积极参与
期刊
目的:1.观察养心汤加味对我院气血不足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2.通过观察养心汤加味对于气血不足型慢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NT-ProBNP、室早频数、生存质量评分等指标的变化,探索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气血不足型)合并室性早搏的患者72例,年龄选择在18-85岁之间,男女无性别限制,采用数字随机编码的方
  目的:观察银翘止血汤对过敏性紫癜皮疹的影响,验证银翘止血汤有无降低皮疹数量、缩短消退时间、减少反复次数的作用,推测中药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方面对全身小血管的影响。  
【摘要】对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的人,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因此一切教育在于形成品德,中学生德育教育是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及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影响学生。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及思想特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德育教育评价系统等四个方面,浅谈了编者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学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成为小学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对于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它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们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课程内容陈旧,枯燥无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丰富音乐课堂是推动学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游戏中,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启迪心智。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如何帮助学生正确、有效
期刊
  【目的】观察各组药物对紫癜性肾炎系膜细胞及足细胞损伤模型podocalyxin、TNF-α 表达和分泌的影响,进而了解清热止血方、雷公藤多苷在 HSPN 治疗中快速降蛋白尿的疗效
摘要:本研究是以桂林市三所中学39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主动性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①初中学生学习成绩与学习主动性有着显著的正相关;②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主动性;③初中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存在性别与年级的差异。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学习成绩  一、问题的提出  主动性是主体性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的主动性包括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
期刊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我认为,教育要打破常规,就要从教学改革人手,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往,我们教师没有注莺以探究为棱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设有注重以学生会学为主体和教师点拔为引导的探究路线。要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把学到的知识回归于生活,使学生由学答变学问,由学会变成会学,由要我学变我要学。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