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生物体内,褪黑素(melatonin,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物质,参与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如抗炎作用、先天免疫、阿尔茨海默氏病等。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Y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亚铁离子(ferrous ion,Fe2+)和胆绿素(biliverdin,BV);HO1在动物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血红素加氧酶通过与过氧化氢信号的互作调控拟南芥盐适应性的分子机理(31170241);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拟南芥HY1介导褪黑素缓解盐胁迫伤害的分子机理(KYZZ15JH80);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大专项(KYTZ201402);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物体内,褪黑素(melatonin,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物质,参与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如抗炎作用、先天免疫、阿尔茨海默氏病等。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Y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亚铁离子(ferrous ion,Fe2+)和胆绿素(biliverdin,BV);HO1在动物中抗炎、抗氧化、抗凋亡和抗增生等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褪黑素和HY1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褪黑素和HY1在盐胁迫中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拟南芥为研究材料,通过药理学和遗传学等试验研究褪黑素和HY1在植物耐盐性中是否存在一定的互作关系,具体研究结果如下:本研究首先发现,与野生型相比,拟南芥褪黑素合成突变体(atsnat)具有对盐的敏感性,并被外源褪黑素和过氧化氢(H2O2)逆转,主要表现在缓解主根生长受到的抑制和叶绿素含量的降解;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甲基苯碘(diphenyleneiodonium,DPI)则抑制了褪黑素诱导的耐盐性;此外,褪黑素处理还能迅速诱导野生型AtrbohF的表达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突变体atrbohF中的ROS含量则没有明显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提高野生型的耐盐性,而对atrbohF的盐敏感性没有影响,主根伸长以及Na+和K+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与单独NaCl处理相比,褪黑素增强了野生型根部SOS1、SOS2和SOS3的表达,减少Na+的积累,atrbohF体内的上述基因表达以及离子含量没有变化。此外,褪黑素上调野生型的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与转录本,降低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并减少脂质过氧化,褪黑素的保护作用对atrbohF的活性氧水平变化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trbohF介导产生的ROS对褪黑素通过重建离子和氧化还原稳态缓解拟南芥盐胁迫是必要的。随后的研究发现,拟南芥褪黑素合成突变体atsnat和atcomt的盐敏感被CORM-2(Tricarbonyldichlororuthenium Ⅱ dimer,HY1的催化产物 CO 供体)逆转;同时HY1的抑制剂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 Ⅸ,ZnPP)抑制了过表达35S:SNAT的耐盐性。NaCl处理下,褪黑素进一步诱导HY1的表达。通过分析褪黑素对HY1突变体hy1-100的盐敏感性的影响,发现外源褪黑素不能提高hy1-100的盐耐性,CORM-2预处理后则可被缓解。研究发现褪黑素通过调控野生型中miR398a,miR398b,miR408和miR393的表达,调节相关抗氧化酶和SOS1基因表达,这一现象并未在hy1-100发现。此外,野生型和hy-100体内离子和ROS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现象一致,结合前面的研究发现,HY1介导褪黑素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植物除了通过降低ROS含量和重建离子稳态的途径缓解盐害,细胞自噬也参与调解盐胁迫,维持细胞内稳态。与野生型相比,NaCl处理诱导35S:HY1-4体内形成更多的自噬体,hy1-100中的自噬体数量不受影响。外源CORM-2处理诱导自噬的形成,而ZnPP处理则明显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2、ATG5、ATG8e和ATG18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盐处理后不同基因型植株体内自噬体的变化一致。此外,突变体atg2、atg5和atg18相比于野生型对盐更加敏感,主根生长、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均受到严重抑制。以上结果表明,HY1可能通过诱导自噬的形成缓解拟南芥盐胁迫。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褪黑素和HY1调控拟南芥耐盐性的分子机制。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褪黑素和HY1在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机制,为生产和改良耐盐性的植物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通常是指由甲基转移酶催化的胞嘧啶环上的甲基修饰,形成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eC)。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修饰在胚乳基因印记、转座子运动、转基因沉默以及mRNA加工过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DNA甲基化过程相反,高等生物体内还存在着一个拮抗DNA甲基化的过程,被称为DNA去甲基化(DNA demethylation)。
钾(K)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理生化过程。梨树对钾素需求量大,钾对梨果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梨园土壤中钾素分布不均匀,有效钾含量变动范围大(19~547mg/kg),缺钾现象时有发生。杜梨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砧木品种,其根系对土壤养分的高效吸收对提高接穗的养分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HAK/KUP/KT钾转运蛋白及Shaker钾通道在K+吸收过程中起重要
金针菜为百合科(Liliaceae)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其幼嫩花蕾作为可食用组织,具有对乙烯不敏感的特性。尽管与干制金针菜产品相比,鲜食金针菜维持了组织更好的口感及叶绿素、抗坏血酸等营养成分的含量,但市场上鲜食金针菜的销售较少。这是因为金针菜的采收期正值高温季节,采后常温下组织极易开花衰老,从而影响金针菜的加工、销售半径和货架期,也严重制约着鲜食金针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了
有机酸是梨内在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我国的梨品种较为丰富,不同品种间有机酸积累的差异各不相同。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梨果实有机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上,而与梨果实有机酸积累相关的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我国5个栽培种中9个梨品种的有机酸含量的差异,明确了苹果酸和柠檬酸为梨果实的主要有机酸;然后,以‘砀山酥梨’为实验材料,克隆了PbrALMT9,PbrTDT1和
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s)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及生理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按照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RLKs分成22个亚类,其中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LRR-RLKs)亚家族的 BAK1(BRI1-associated recepto
糖分的合成与积累是影响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的核心因素,也是遗传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由于果实糖的合成代谢途径复杂,涉及长距离、跨膜运输,并受多基因协同调控,导致对其作用机制研究难度较大。目前,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果实糖的合成,对其转运调控的机制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转基因等研究手段,重点开展了梨果实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和功能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
蜡质芽孢杆菌AR156是一株植物根围促生细菌,可以诱导植物对病原物产生广谱抗病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诱导系统抗病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ISR是由根围有益微生物介导的系统诱导抗病性,它对病原菌并没有直接的杀死或抑制作用,而是通过诱导植物的抗病反应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小分子RNA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免疫反应,但它在AR156诱导的拟南芥对灰霉病菌(Botry
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rn 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其流行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已鉴定出多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但由于病原菌与寄主协同进化,由这些基因提供的小种专化抗性容易因新的毒性小种出现而丧失。因此,发掘和利用新的抗白粉病资源是小麦抗病育种一项长期的任务。此外,对抗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标记定位和克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抗病分子育种,加深
葡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果树之一,生产上主要分为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鲜食葡萄是我国主要的园艺经济作物之一,研究鲜食葡萄的休眠机理,可以为农民丰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运用转录组侧序技术对不同休眠阶段的葡萄花芽休眠进行了分子机制研究。首先,在葡萄芽三个不同的休眠阶段,共发现了 6096个差异化表达的转录本(log2 ratio ≥1,FDR≤0.001)涉及 127 条通路。KEGG(Kyoto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贡献了超过30%的能量摄入。由稻瘟菌(Magaporthe oryzae)引发的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稻谷的产量。目前,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于依赖栽培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由于该病原菌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抗病品种极易丧失抗性。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则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持久抗性,是我们国家粮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