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学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湘西地域色彩的小说,她的湘西小说均有童年时代生活的影子。由于生活场景的变迁,彭学军迁出了湘西,但是湘西的童年生活,依然清晰地萦绕在她的记忆里,以至于她陆陆续续地创作了具有湘西地方特色的小说。本文尝试从“民俗叙事”的角度对彭学军湘西小说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引言部分阐述了文学与民俗的关系,进而解释本文所采用的“民俗叙事”这一概念。同时,引言部分也介绍了彭学军湘西小说创作的基本概况,点明了彭学军湘西小说“民俗叙事”的四个向度及其研究的可行性,引出论述的话题。论文第一部分阐述彭学军湘西小说通过“民俗叙事”所呈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背景,再现了“民俗叙事”的真实现场。彭学军湘西小说所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本然状态的,本然状态的湘西自然环境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体,具有静态之美,又具有反作用力。湘西社会人文环境则从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节庆习俗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体现其丰富多彩的特点。论文第二部分阐述“民俗叙事”所采用的叙事核心和叙事线索,叙事核心和叙事线索是作家“民俗叙事”所选择的结构方式。彭学军的湘西小说以民俗意象为叙事核心,以两种视角为叙事线索。叙事核心从民俗意象的文本呈现和民俗意象的成长象征两个方面展开,叙事线索从成人视角召唤下的诗意湘西和儿童视角审视下的童年湘西两个维度展开。论文第三部分阐述“民俗叙事”语言的呈现,体现了“民俗叙事”写作中作家对湘西地方语言的纳入,从湘西地方民谣和湘西地方风味的语言两个角度阐述。湘西地方民谣主要体现为浓浓亲情的民谣和真挚柔美的情歌,湘西地方风味的语言主要体现为湘西方言和人物称呼。论文第四部分阐述“民俗叙事”的叙事风格,从“现实”和“梦”的交融、民俗风景画的描写和地域精神风貌的展现三个角度进行论述,体现了彭学军对“民俗叙事”风格的选择。论文结语部分进一步概括了彭学军湘西小说“民俗叙事”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指出其写作中存在的局限和不足,进一步论述了“民俗叙事”写作的拓展可能性。彭学军将湘西的民俗文化引入文学创作,展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风情。可以说,彭学军小说“民俗叙事”的应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而且从另一个角度增添了作品的深度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