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治理:以余姚市为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国内产业集群得到快速发展,并显著推动了国民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国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集群治理不完善,集群资源散乱,集群行动困难,极大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私人治理机制,在整合资源与集体行动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研究行业协会的集群治理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与产业集群的治理作了简要阐述,然后从集群交易费用节约的角度探讨了行业协会参与集群治理的合理性,从产业集群特性的角度探讨了行业协会参与集群治理的必然性,从集群中存在市场、政府双失灵的角度探讨了行业协会参与集群治理的必要性。进而,本文探讨了行业协会在集群治理中的定位,提出构建由政府、市场、集群协会为治理主体的三方治理结构。在第三章,本文通过对地方法规中关于行业协会职能规定的梳理,结合余姚市集群协会日常开展的十一项工作内容,归纳总结出行业协会的四类集群治理职能:集群代表、集群自律、集群服务和资源整合,并指出,资源整合职能是集群行业协会的独特职能,也是行业协会集群治理的重要职能;第四章,结合实例,对余姚市行业协会集群治理职能发挥情况进行考察,提出当前行业协会集群治理存在的四个突出问题:组织发育不良,集群治理能力不足;自主性比较差,在集群治理中被边缘化;行业自律不足,损害集群健康发展;整合能力不强,集群活动无序无规划。在前文对行业协会集群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形成原因:一是双重管理体制下协会治理能力受到限制,二是法律规范不明使协会治理职能发挥不顺,三是协会权威不足使集群自律难行,四是“搭便车”心理存在使集群行动困难,五是服务能力弱使经费来源不足。在第五章,提出加强行业协会集群治理能力的对策建议,认为需要从增强协会自主性、明确行业代表地位、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强化协会权威、消解“搭便车”心理五个方面入手,以促进行业协会在集群治理中的作用。  行业协会治理对于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十分必要。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但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和增强自身能力,行业协会一定可以在集群治理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位置,发挥应有作用,推动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
其他文献
教师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针对吉林市教师教育现状和问题,提出构筑新型教师教育模式——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中,教师
建国以来,为了首先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体系,一直采取“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我国农村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居民收入上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公共医疗、义
本文对大部制视角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进行了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而且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发展。我国经过五次行
住房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住房人们是无法生存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住房面积、住房质量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改善。但住房保障问题的矛盾,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