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临界甲醇中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制备乳酸甲酯/乙酰丙酸甲酯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资源枯竭和温室效应加剧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生物质储量丰富、可再生,经合理设计的化学/生物反应过程,可转化为一系列的燃料和化学品,从而部分取代化石资源;木质生物质的生长过程会消耗CO2,所以在生物质利用和再生的碳循环中,CO2净排放量为零,从而缓解温室效应。
  木质生物质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约占2/3。(半)纤维素可以水解生成五碳糖和六碳糖。目前的研究集中在将五碳糖和六碳糖分别转化为不同的目标产物,存在原料利用率、产物总收率低,分离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为同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产物。选取的目标产物为乳酸甲酯和乙酰丙酸甲酯。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均相催化生物质转化可以得到较高的乳酸甲酯收率,尤其是在部分金属氯化物的催化下,但是并没有研究详细报道不同金属氯化物对此反应的催化规律。所以探究了近临界甲醇中,15种金属氯化物对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制备乳酸甲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金属氯化物对五碳糖和六碳糖的催化转化表现出相似的规律。乳酸甲酯收率随着金属离子pKa值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中等强度的Lewis酸有利于乳酸甲酯生成。在InCl3(pKa=4.4)催化下,乳酸甲酯收率最高,以葡萄糖、果糖、木糖以及葡萄糖和木糖混合物为原料时,乳酸甲酯的收率分别为45.9%、57.4%、32.3%和35.8%。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近临界甲醇中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制备乳酸甲酯可能的反应路径。
  其次,虽然均相催化可以得到较高的乳酸甲酯收率,但是均相催化剂回用困难,所非均相催化剂更具吸引力。有研究发现NiO对此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并且价格低廉,具有磁性反应后容易分离,但是并没有对NiO的催化机制进行研究。所以探究了近临界甲醇中NiO催化转化果糖制备乳酸甲酯的机制。NiO分别在300、400、500和600℃下焙烧。TGA、FT-IR以及XPS的表征结果显示NiO表面存在NiOOH。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NiOOH的数量和乳酸甲酯收率都呈出下降趋势,所以推测NiO表面的NiOOH可以促进果糖转化为乳酸甲酯。另外,NiOOH也会影响中间产物1,3-二羟基丙酮和丙酮醛的催化转化,对果糖以及中间产物的影响程度为:果糖>1,3-二羟基丙酮>丙酮醛。探究了NiO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发现回用效果较差,可能是因为反应结束后有一些含碳高聚物吸附在NiO表面,覆盖了活性位点。
  接着,探究了水对反应的影响。因为目前从生物质出发制备乳酸甲酯的原料多为模型物质,如果可以直接将生物质原料进行转化将大大降低成本。但是生物质原料一般都含有水,水可能会促进乳酸甲酯水解。以葡萄糖、木糖、果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生物质糖为原料,NiO为催化剂,探究了含水量对近临界甲醇中生物质糖催化转化制备乳酸甲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生物质糖的催化转化,随着含水量增大,乳酸甲酯收率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水可以促进部分副产物尤其是羟基乙醛二甲基缩醛(GADMA)转化为主产物乳酸甲酯。推测反应过程为:GADMA水解生成乙醇醛,乙醇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六碳糖,六碳糖再进一步转化为乳酸甲酯。在适当含水量的条件下,乳酸甲酯的生成速率要大于其分解速率。在不同生物质糖的催化转化中,乳酸甲酯收率达到峰值所需的含水量不同。探究了含水量对GADMA催化转化和乳酸甲酯稳定性的影响。反应结束后,经250℃焙烧可以去除NiO表面吸附的含碳高聚物,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并且水对NiO的重复使用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用NiO直接催化含水的工业原料高果糖浆制备乳酸甲酯,探究了原料浓度对乳酸甲酯收率的影响,在200℃下反应3h后,乳酸甲酯收率可达42.4%。
  最后,与乳酸甲酯相比,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的反应更难进行。因为在五碳糖的催化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的过程中涉及加氢反应,通常分步进行,但是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近临界甲醇中在非临氢条件下,三聚甲醛强化、分子筛催化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的新方法。三聚甲醛分解产生的甲醛与糠醛/糠醛衍生物发生羟甲基化反应从而生成5-羟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衍生物是反应的关键步骤。以木糖为原料,探究了三聚甲醛加量和分子筛种类(Hβ、MCM-22、MCM-41、Mordenite和SAPO-11)对反应的影响,其中Hβ的催化效果最好,可能是因为Hβ同时具有较强Lewis和Br(φ)nsted酸性,二者可以协同催化木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对木糖的催化转化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最优条件为:在160℃下反应18h后,乙酰丙酸甲酯的最高收率为47.4%。考察了三聚甲醛对不同生物质糖催化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五碳糖催化转化不同的是,在六碳糖的催化转化中无需三聚甲醛,进一步说明了三聚甲醛只在羟甲基化反应中发挥作用。在分子筛催化、三聚甲醛强化下,在160℃下反应18h后,葡萄糖和木糖同时催化转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的收率可达50.4%。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五碳糖和六碳糖同时催化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可能的反应路径。并且以糠醛、5-羟甲基糠醛为原料进一步验证了反应路径。Hβ分子筛在重复使用五次后依然保持良好的活性。
其他文献
由于决策与人的思维和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决定了决策科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科学。在许多现实的决策过程中,由于决策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人类思维、认识的模糊性及参与决策的专家个人偏好等不确定性,形成了一类包含语言值数据的不确定决策问题,这类含有语言信息的决策问题一直是决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Zadeh教授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立的模糊集理论,为人们处理模糊的语言信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但是,在
该文所做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其中的图像特征和高维索引展开的.图像特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图像检索的基础,一个好的图像检索系统必须能够提取出最能描述图像内容的特征来,否则后面的相似性检索就无从谈起.在诸多特征中,色彩特征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它不仅有良好的视觉特性,在复杂背景下有较强的鲁棒性,而且对图像尺寸和拍摄视角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也是被使用最广的.目前对于色彩特征的研究,已经从早期的直方图发展到了结
学位
交通流量预测是指通过历史交通数据估计在未来某一时段某一指定区域通过的车辆数量。交通流量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精度对于交通控制系统的有效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交通流量预测问题已研究长达数十年,但是现有的预测方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浅层模型难以揭示交通流量数据的内在时空关系;许多方法将特征学习和回归预测分离,使得模型性能下降;手工提取特征不能适应问题的复杂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智能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相关技术的普及,影响了数据的维度、大小、种类以及产生方式,增加了数据的复杂度,从而使数据的标注愈加困难。所以,如何在类标未知的样本中解决模式识别的相关问题成了无监督学习应用的背景。在无监督学习中,聚类和异常检测是两类广泛使用的方法。  早在《战国策.齐策三》中,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思想。近年来,密度代表点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聚类分析领
学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模式识别已在各行各业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模式识别研究内容包括了数学、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多门学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研究难点,也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挑战性应用问题。作为模式识别的核心内容,特征提取主要研究如何从高维观测数据中学习到有利于识别任务的判别属性,特征提取模型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模式识别的性能。特征提取研究是
学位
压缩感知是一种新型的信号采样模型,能够通过设置欠定线性系统来有效地捕获和恢复信号。通过利用自然界的信号通常是稀疏或可压缩的特性,压缩感知理论表明通过少部分线性、非自适应的测量值可以高概率地重构信号。在这种新颖的信号采样模型中,压缩过程直接被融入到采样过程中。因此,由于其固有的特征,自提出以来,压缩感知在诸多领域引起了高度关注。  由压缩感知的采样系统可知,投射到随机子空间的测量值可以被视为信息保护
学位
对象跟踪是一个计算器视觉领域内的基本任务,该任务旨在从图像或者视频中寻找出目标物体。该任务在自动驾驶、智能监控、人机交互以及医学成像等多种运用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大量的研究力量被投入其中。然而,在真实的对象跟踪场景中,视频目标跟踪往往会由于复杂场景条件和目标运动的随机性而变得困难。在自然条件下,目标物体经常出现光照变化、旋转、伸缩、遮挡、曝光不足、背景变化、运动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等因素,这些都
学位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探索,视觉上的观测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图像在获取和显示等过程中,由于成像设备和成像原理固有的局限性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在采集图像的过程中会产生模糊和噪声,导致图像质量下降,产生纹理细节和特征等有用信息难以准确提取或完全缺失的降质图像。这种情况,会给之后的图像分析和图像理解阶段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图像模糊的处理――包括图像的模糊检测、估计和图像去模糊,自诞生之日起
该文对纳米SiO分散液的性质及纳米SiO作为助凝剂去除水溶性有机物进行了研究.通过调节pH为7及超声波震荡10min后获得了一种纳米尺度的分散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激光粒度检测表明该溶液中有99%的SiO颗粒尺寸小于30nm,并且该分散液中的颗粒保持这一尺寸10小时.选取三种代表不同分子量大小的有机物:腐殖酸(H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及对氯酚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进行纳米SiO作为助凝剂的
学位
为了解决化石燃料的枯竭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长期致力于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和有机物的催化转化技术。而以上目标的实现严重依赖于材料科学的发展,由此,凸显了开发具有先进结构且可大规模推广的材料的重要性。  碳在地球表面的储量仅次于氧。以碳元素为主要成分,研究人员制备了大量的先进材料,极大地推动了储能、能量转化和催化领域的发展,其中,石墨烯由于具有诸多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得到了广泛的
学位